第一章 杜鵑啼血(1 / 2)

第一章杜鵑啼血秋高氣爽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戰爭的季節,空氣中彌漫著鮮血的味道,那是戰爭,那是死亡。遼闊的平原上,兩軍正在對壘。看旗幟,一方是“趙”字旗,一方卻是“蒙”字旗。很明顯,這是趙國與蒙元之間的戰爭。隻見那“蒙”字旗下,前軍慢慢左右散開,駛出來幾匹駿馬,馬上有人,騎在最前麵的是一男子,著四爪龍袍,長相英俊,有一種天生的王者之風,正是蒙國太子元烈。隻見元烈來到陣前,喊道:“請趙國皇帝陛下出來一見。”聲音慢慢傳了過去,對麵也很快就有了回應,一中年男子騎一匹駿馬,左右護衛齊出,那男子身著龍袍,應該就是趙國皇帝趙天佑了。見趙天佑出來之後,元烈便問道:“趙國皇帝陛下,趙天佑,你可知我為何興兵二十萬攻你小小趙國?"趙天佑聽到質問,竟默然不語。元烈見他不說話,道:“我妹妹元敏,我堂堂大蒙帝國的安敏公主,為了兩國邦交,肯下嫁你們小小趙國四皇子趙衡,可是你們竟然在她剛到你趙國的兩天之內,就讓她被人刺殺,甚至連頭顱都找不到,可憐我那妹妹啊,我的親妹妹啊,今年才十六歲,豆蔻年華,就這麼走了。而刺殺的人竟然是你們趙國的宰相,最重要的是,你們最後竟然還沒逮到那殺我妹妹的凶手,隻來一句凶手潛逃來回應我國,趙天佑,你該死,你們都該死!”趙天佑根本招不到任何語言來反駁,於情於理錯都在自己這邊。元烈說完話,轉身走進了陣中,趙天佑見此,也隻能返回軍中。很快,兩邊戰鼓擂得震天響,戰鬥開始了。不過,這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戰鬥,趙國隻是一邊陲小國,隻有一州六郡之地,而蒙國確是一帝國,天下間僅有的三大帝國之一,有三州之地,更重要的是它背後就是遼闊的大草原,戰馬無數,大蒙帝國的騎兵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很快的,趙國的陣型就被蒙國的騎兵衝散,騎兵來回衝擊,趙國軍隊死傷無數,趙國,大敗,五萬軍隊最後跟隨趙天佑回都城邯鄲的隻有幾千人。邯鄲城是趙國都城,人口稠密,中央有一巨型建築,那就是趙國的皇宮。此時趙國皇宮裏依然很安靜,趙天佑大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回來,在皇宮**部分的正殿裏,一雍容華貴的中年女子正在對一年輕男子說話。“衡兒,你父皇在出征之前就說過,這次元烈二十萬大軍洶湧而來,我趙國隻有幾萬兵馬,肯定抵擋不住,你父皇讓我趕緊安排你們化裝逃出去,以免邯鄲城破被殺。”那男子沒有回答,隻是反問:“母後,你走不走?”原來這女子便是趙國皇後李氏,而這男子便是這次戰爭導火線的主角之一,趙國四皇子趙衡。李氏道:“衡兒,那元烈怒火熊熊而來,總要一些人付出代價來平息他的怒火的,你父皇是皇帝,逃不掉,母後怎麼會離他而去獨自苟活呢?你二哥和五弟我都已經派人送出去了,就剩你了,你趕緊走。”趙衡倔強的搖搖頭:“娘,讓兒臣留下來吧,按理說,我是元敏的未婚夫婿,我如果逃走了,元烈沒有看到我怎麼甘心,兒臣寧願陪著父皇母後一起,再說既然我二哥和五弟都已經走了。我趙家的血脈也流傳下去了,兒臣不希望父皇母後走的孤獨,請母後準許兒臣留下來!”說著趙衡跪在了地上,流淚不止。李氏見此景,沒辦法,隻能抱著趙衡不說話。很快的,趙天佑大敗的消息傳了回來,李氏趕緊收拾好心情,遣散宮中宮女及侍仆,然後讓人去城裏通知讓各家各戶關好門窗,不要隨意外出,不一會兒,街上都清淨了。趙天佑很快就帶著殘餘部隊回到了邯鄲,見城裏街上沒什麼人影,頓時放鬆了好多,他命令各將士回軍營,沒有命令不得隨意隨意出入。驅馬回到皇宮,隻見平時隨處可見人的皇宮今天也寂靜了。趙天佑不說話,默默地下馬步行,進入皇宮中心大殿--乾元殿。這裏現在也沒人了,那些將軍一部分回家了,一部分戰死了,那些文官趙天佑更是把他們都鎖在了家裏,因為他知道,那些人的腦袋一根筋,一定會說著什麼舍身赴死,捐軀赴國難的,趙天佑知道自己逃不過,不想讓他們跟自己一起死。坐在皇位上,趙天佑默默的等待著,他不是沒想過全城堅守反抗,可是很清楚,這樣的結果隻會導致戰爭更加慘烈,更多的人失去生命,甚至元烈會一怒屠城。這時李氏帶著趙衡也進入了乾元殿,趙天佑見了趙衡也不說什麼,隻讓他們坐在自己旁邊,大殿裏靜悄悄的。大約一炷香過後,外麵傳來了馬蹄聲,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但是很奇怪,馬蹄聲最多隻到了大殿前麵的台階下,沒有人進來。又過了一會兒,外麵傳來了大隊人馬的腳步聲,隻見元烈帶著一大隊的人馬走了進來,看見趙天佑三人,道:“趙天佑,看樣子你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又指了指趙衡,“這就是我那妹夫趙衡吧,看起來挺柔弱的,不知道我那可憐的妹妹怎麼會看上你的。”趙衡沒有回答,沒有人回答。元烈見他們都不說話,道:“也罷,既然你們都做好了死的準備,我就先給你們看幾個人,帶進來。”外麵迅速走進幾個士兵,帶進來兩個人,兩個人都被捆著,但是殿裏的三個人一見到他們都激動了,“二哥,五弟,”原來這兩個人就是趙衡的二哥趙勇和五弟趙立。元烈看著他們的樣子,道:“我知道你們想給你們趙家留點血脈,不過可惜,我進城前派人大肆搜索,果然不負我所望,還真抓到了,不過你們趙家人還真厲害,我怎麼勸都不肯投降,我沒辦法,隻能把他們帶來跟你們一起團聚了!”趙天佑,李氏不語,這種情況下他們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隻會給自己帶來羞辱。可是趙衡忍不住,他走向元烈,元烈手下的士兵想攔住他,不過元烈擺了擺手,阻止了他們,他相信趙衡並不能傷害他。“太子殿下,我知道你這次發兵是為了什麼,為了給元敏報仇,我知道,我對不起她,我們趙國對不起她,她是個傻女孩,她不該來的。可是現在你已經攻進了我們趙國的都城,我父皇母後都在這兒,他們代表趙國給你賠罪,我也在這兒,我代表自己向你賠罪,這還不夠嗎?這完全不關我二哥和五弟的事啊,他們有什麼錯,我請你,我麻煩你,我求你,放了他們,好不好?”元烈笑了:“你還敢提元敏,你還敢提她,你還好意思提她,好好地一個純真無邪的小姑娘,來到你們這被你們殘忍無辜的殘殺了,你還說賠罪?你那什麼賠?你的命嗎?對不起,在我眼裏,你的命一文不值,我憑什麼要給你們趙國留下血脈?他們無辜嗎?生在你趙家就沒有無辜了!我現在就送你去見我妹妹。”元烈說著說著火了,轉身,拔出劍,就朝著趙衡的身上刺去,劍入體,血出。“不,”趙衡哭了,隻見李氏擋在了他麵前,替他接下了這一劍,劍刺入李氏的身體,血見濺了趙衡一身,一臉,趙衡卻恍若未覺,他隻是怔怔的抱著李氏的身體:“母後,母後,為什麼,為什麼,你要替兒臣來擋這一劍,這是兒臣該受得啊!”李氏摸著趙衡的臉,好像要替趙衡把臉上的血跡擦掉一樣,“人家說,養不教,父之過,你父皇平時要處理國家大事,公務繁忙,教育你們的事情就隻能由為娘來交了。既然你犯了錯誤,教不嚴,母之過,母後該為你的錯誤付出代價的,天下沒有做錯事的孩子,隻有沒有教好的父母。”“不,都是我的錯啊,”趙衡哭了,可惜李氏再也聽不見了。趙天佑默默的看著這一切,他走到元烈跟前,隻說了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母之過,請將我們一家合葬,希望下輩子我和孩子他娘能好好地教育孩子們,不要再讓他們犯錯誤。”他拔出劍,自刎了。趙國皇帝,趙天佑,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並不屈辱。趙衡已經沒有哭了,他隻是抱著李氏的屍體,靜靜的在那嘟囔著:“人之初,性本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趙勇和趙立跪在趙天佑的屍體旁邊,不說話,也沒有哭,趙家男兒,不輕易哭的。元烈看著這一切,可能是不忍心看了,還是看不下去,說了一句:“送他們上路吧。”幾名士兵走到了趙衡他們的背後,將劍刺入,趙衡一點都不覺得痛,可能是自己痛過了,沒有感覺,慢慢的沒有知覺了,倒在了地上。門口傳來元烈走之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合葬。”遠處傳來鳥叫聲,好像是杜鵑的聲音,又好像是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