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兒準備出三部曲,這隻是其中之一,最近很忙,要忙著應付考試,目前是以《荒之道》為主打,希望大家可以支持哦,你們的支持。滿意就是托兒最大的動力。。。」
秦華嶺以南,山巒險峻,地勢怪異,山間常有野獸蹤跡,人跡罕至。自古相傳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有一個野人在此定居,
隻是後來在深林裏麵發現了他的蹤跡,沒有人見到過他真正的樣子,隻是傳言說他麵目猙獰,長毛蔽體,身形高大,生性殘暴
無比,常以生肉充饑,喜好殺戮。多年來,沒有一個上山的人敢於跑進他的那塊領地,在山下居住的村民一直警戒後人永遠不要試著踏足那塊禁地,否則必定會大難臨頭!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隻過去,也不知道多少年了,這個野人仍然住在那裏,一直沒有離去。隻是他的存在似乎並沒有為百姓的生存帶來任何的困擾,當然前提是在沒有人去侵犯它的時候,曾經就有過一個富商出來高額賞金為了捕捉這個野人,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好幾撥藝高人膽大的獵手進入深山試圖圍捕他,隻是後來再也沒有出來過,自此再無人敢起這樣的歪心思!
這一日,秦華嶺發生了一件大喜事,有一家城裏麵的大戶要遷徙到了這塊土地上,對於落後村莊民風淳樸的村民來說這可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有錢老爺看上我們這靠山寶地了,家家都準備殺豬宰羊來慶祝這件喜事。後來,這家村民眼裏的大戶來了,來的很安靜,沒有高頭大馬,沒有仆從相隨,有的隻是一個男子抱著一個嬰兒,那男子滿臉的胡須渣子,好似多年未剃,而那還在繈褓裏麵的嬰兒則是安靜的睡著,十分乖的沒有哭鬧。村民們被這城裏麵來的大戶嚇了一跳,不禁都在感歎著,
城裏麵也有窮人呐!
隻是民風淳樸的他們很快的便接受了這個叫做劉老三的外來戶,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去照顧那個繈褓裏麵的孩子,這或許便是鄉下人和城裏人之間的巨大差別吧!他們從沒有想過在這位“外來大戶”身上獲得些,有的隻是相互依靠,平凡快樂著生存去......
不知不覺的過了十年,當年的嬰兒也長成一個小夥子,他從小就沒有人給他起名字,而劉老三對此也不聞不問,劉老三在頭兩年對這嬰兒挺好的,有什麼好吃的、有營養的都會先喂給他吃,隻是後來的時間卻是一直愛理不理的,頗有任他自生自滅的意思在裏麵,不知是否是因為劉老三的這行為激怒了上蒼,使得他在五年前得了癆病去世了。
而那嬰兒,自那時起的兩三年每一餐都是來源於每一家的剩飯剩菜,時間一久,村子裏麵的大家都順口叫他蘇乞兒,蘇乞兒打小都不愛說話,就算是劉老三死的時候他哼都沒有哼過半個字,所以村子裏麵的人都認為他一定是劉老三偷抱或者是撿來的,他們都覺的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所以對他一直都是比較寬容的。
隻是後來,因為他性格實在是太過的孤僻,漸漸的大家都有點開始疏遠他、討厭他了,最後甚至都開始拒絕給他提供剩菜剩飯了,想讓他自生自滅來結束這可悲的一生,就是那一次,他餓了整整五天,到後來實在不行了他也沒去偷、去搶,而是選擇了離開這村子,獨自進入了深山,想把自己的生命結束在這深山,想要讓自己死後那瘦弱的身體為其他饑餓的動物奉獻一份食物,獲取生的機會。他搖晃的朝著深山走著、走著,“能走到哪裏哪裏就當是我最後的歸宿好了...”
蘇乞兒迷迷糊糊的消失在這深山,一直再未出來過...山下的村民漸漸的忘記了有這麼一個叫蘇乞兒的人曾經在他們的生活中出現過...
當蘇乞兒再次睜開眼時,發現他已經躺在了一張木床上,柔軟的被褥讓他感覺溫暖而又舒適。
天色早已暗淡,但雨還在下著。屋中點著一盞油燈,光線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