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嘹亮的軍歌充滿了武備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根據自已在中學,大學的經驗,石重貴給學員們增加了隊列練習這一課目:立正、稍息、停止間轉法、行進、齊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著裝、整齊報數、敬禮、禮畢、跨立、半夜拉練等等,努力鍛煉學員的紀律性,並啟用後世的敬軍禮形式,使這支部隊和禮儀和溝通更加簡潔和現代化。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不得不承認,掃盲工作組的工作是異常出色的,柴榮使用種種方法和手段使學員在越野,早操,訓練,吃飯,大小便都在背誦小冊子,尤為讓皇帝校長欣喜的是,這個幹才不但想方設法完成校長的任務,還對一些聰明的學員開始作進一步的培訓----對三十六計的內容作初步的講解,為下一步的高級課程預先準備種子學員,如此種種,深得皇帝校長賞識,特將他從武備學校的苦海裏撥了出來,跟隨何如意辦後勤夥食,一是作為獎賞,二是皇帝校長也有自已的小九九:這小子是周世宗啊,國家領導人的胚子,不能讓他在軍隊積累過多的威望,或學到更多的軍事技能。
終於可以開始兵法授課,限於資源有限和保密原因,第一任班主任隻能由皇帝校長石重貴擔任,教室中間豎起了一塊大黑板,石校長手持一根石灰棒,在黑板上寫下了“瞞天過海”四個大字,笑道:“哪位同學可以解釋一下這一計?”
潘美迫不及待地舉筆,得到允許之後,背道:“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背完之後,得意洋洋地掃了四周一眼,楊業哼了一聲,讓潘美臉色一變,石重貴看在眼裏,暗歎一口氣,冤家就是冤家啊。
示意潘美坐下,石重貴道:“背得很好!王審琦同學,你能用平日裏的口頭語解釋一下這一計嗎?”王審琦站起來,吭吭哧哧地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也難怪,他不過是隨大流背熟了這三十六計,至於這極為拗口的詞句倒底說的是什麼,他可一點也不知道。
石重貴點點頭道:“不要著急,王審琦同學,朕不是在責備你,你的的確確用心去背書了,也背熟了,但很遺憾,由於咱們的先賢故弄玄虛,以至於這些寶貴的軍事經驗寫得如此簡潔與難懂,對大部分同學來說,這根本就是一部天書,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懂全部意思,並領會其中的精髓,沒有個三五年是不成的,那。。。。。。。朕就換另一種方法來教授你們-----朕上課講兵法,全部用的是大白話,保證每一名同學都能聽懂。“
“瞞天過海,就是我方有目的的,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偽裝的手段迷惑、欺騙敵人,讓敵人看到我們想讓他們看到的假象,並習以為常,使敵人放鬆戒備,然後突然行動,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
“為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可以講一個戰例:從前遙遠的極西有兩個大國,一名美利堅,一名德意誌,兩國發生了關乎國運的大戰,美利堅主攻,統帥為艾森,德意誌主守,統帥為希特,兩軍之間還隔了一條寬達百裏的大河。艾帥兵多,但船隻有限,須得集中使用,方能保證上陸兵力足夠強大;希帥兵少,但騎兵強大,天下第一,便厚集騎兵在後方,以備快速反擊艾帥過河的主力。此時雙方焦點集中在登陸場,彼時有甲,乙,丙三地利於過河登陸戰鬥。。。。。“
石重貴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將後世看《諾曼底登陸戰》中德,美兩軍的形勢畫了出來,由於講的是大白話,又有圖形輔助理解,絕大部分學員都很有興趣地聽課,沒有出現迷茫走神的情況。
“艾帥雖然兵多,但船隻有限,且第一波上陸兵力要操船,登岸,築壘防禦,需時很長,兵力也不足,因此決不能讓希帥第一時間知道主登陸場在哪裏,否則以希帥天下第一的騎兵能很快趕到登陸場,將剛剛上陸的艾帥兵馬趕下河去。怎麼辦呢?艾帥便命戰功赫赫的手下第一大將巴頓屯兵於甲登陸場對麵,大張旗鼓,調兵遣將,明目張膽地告訴希帥老子就要從這裏過河了,另遣別將於設定的主登陸場丙地調集兵力,並嚴加保密。由於巴頓將軍裝得實在太像,以至於希帥一直認為艾帥主力將於甲地登陸,當艾帥主力從丙地過河三天後,希帥才得知主登陸場的位置,此時艾帥已有過十萬官兵上陸,兵仗充足,築壘堅固,無從反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