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屋裏的陳設,想著她留下的一顰一笑,嫵媚的身姿,深情的私語,至真的情懷,蕩氣回腸,相思彌漫在心間。
燃起一根煙,煙氣嫋嫋中,淚眼凝噎,無聲無息,卻怎麼也不能停歇,抬頭四顧,宛如佳人還在,口中低低地呼喚“綺夢”,卻無人應答。
打開電腦與音響,播放了一曲《奔放的旋律》,幻想著如電影中那夢幻般的重逢,可是一曲唱罷,卻是依然形影相吊,心思悲戚,黯然不止,朦朧中竟沉沉睡去....
轉眼曾益民回陽城已經兩年多了,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曾益民與老師劉銘章聯手創建了“儒風”文化傳播公司,並正如當初他人建議的一樣,公司將推廣全國各地的本土特色文化傳播作為主要經營手段,整體推廣一個城市的鄉土風情、人文風俗、名家軼事、神話傳說等等,從全方位多角度去解讀一個城市的由來與發展。
他們公司承接的第一單業務就是南江市委宣傳部合作的項目—推廣南江市的曆史文化與城市在今天的飛速發展曆程。
項目完成在皖江衛視播放以後,獲得巨大成功,又經皖江省省委宣傳部推薦,在華夏電視台麵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正在高速發展而又具有濃厚曆史文化底蘊南江,記錄片中真實完整的描敘了這個城市的發展與騰飛,又從細膩之處入手,以夢幻般的手法展現南江厚重的曆史與人文,那美麗的景致、優美的風情、淳樸的人民經講解員低沉具有磁性的聲音解讀,而展現在那些還不認識不知道南江這個地方人們的眼簾以後,都被這樣一個城市所吸引,不自覺的喜歡上它,想來走一走,看一看。
由於這個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難以置信的效果,來南江旅遊和投資的人成倍的增長,給南江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隨後陽城市、明陽市、徽州市也由儒風公司做了這樣的城市推廣,都獲得了巨大反響,後來乃至於省外許多城市的市委宣傳部都聞“風”而動,找上門來與“儒風”公司簽訂了合作合同。
之後儒風文化傳播公司又成功的舉辦了“徽州文化節”、“陽城文化節”等眾多影響熱烈地大項目,自此聲名鵲起,迅速成為國內一流的文化傳播公司。
現在的曾總忙得不亦樂乎,每天帶著趙世永天南海北的談項目搞合作。
趙世永是在曾益民成立公司以後就辭去了自己的工作與職務,放棄了副處級的待遇,心甘情願地追隨著曾益民開始創業的。
這一天曾益民與趙世永正在西南某省省會商談合作意向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王建兵打來的,曾益民狀極輕鬆地接聽了電話。
“建兵,你不是知道我出來了嗎?有什麼事?”
“益民,有事,你什麼時間能回來?”
電話裏王建兵聲音消沉,情緒不高的樣子。
曾益民心裏微微一緊。
“我明天就可以,這邊的合作意向很明顯,下午就能簽合作意向書,有什麼急事嗎?”
“那等你回來再說吧!不急在一時的。”王建兵不想影響曾益民的工作。
“你這人,說話吞吞吐吐的,就不能爽利一點嗎?”
曾益民對他的說話方式很是不滿。
“嗯,沒什麼事,就是...江月...她又病了、”
“又病了,什麼意思?”曾益民馬上聯想到的是楚江月以前得的病。
“就是生病了,等你回來在說吧,回來後你來看看她,她又回陽城了,就這樣,我掛了。”
王建兵許是沒法應對曾益民的追問,匆匆地掛斷了電話。
曾益民腦中疑竇如雲,心中便不能寧靜,他叫趙世永詢問了一下有沒有晚上到徽州的班機,得到的答複是晚上有一班,就叫趙世永趕緊預定了兩張票。
趙世永詫異地問道:“哥,晚上合作方約了吃飯的,這麼急著回去,有什麼事嗎?”
曾益民心情煩躁,擺了擺手說:“推掉吧,我急著回去。”
下午簽好合作意向書後,曾益民謝絕了合作方的宴請,急匆匆地趕回了徽州,又連夜回了陽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