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是絕不會派出人手的。

蔣奇真後悔接了這份差事,沒辦法,誰讓自己是李邵的摯友呢!

李邵其實對於奪回井陘道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他不得不表現出積極來,隻要他行動了,朝廷看到了,冀州官員看到了,冀州世家豪強看到了,那就夠了。

有了這樣的行動,說明他已經努力了,但冀州不給力,他就借助這個理由,可以離開冀州,回洛陽任職了。

張讓已經答應了。

看到蔣奇的書信後,李邵心裏把文醜罵了個狗血噴頭,原以為奪不下井陘口,也能相持一段時間吧!想不到文醜一戰就送給了對方一千郡兵。

眼下,雙方兵力接近,對方又有二百多騎兵,更有一員碾壓文醜的猛將。

這仗的確是沒法打了,但也不能馬上就撤軍呀。

一旦此時撤軍,那些太守一定會對他嗤之以鼻的!

李邵立即給蔣奇寫了回信,告訴蔣奇:仗不用真打,佯攻幾次,務必對峙三日,三日後迅速撤軍。

蔣奇是第二天早上收到了李邵的回信,看後他心裏無奈的苦笑一聲,對文醜說道:“叔惡,我率一千士卒在關前列陣,你帶五百軍士,每人攜帶樹枝,在我軍陣之後五百米外奔走,務必揚起塵土。”

文醜一愣,不知道這是何意?

蔣奇歎了口氣:“叔惡,此次我們出師不利啊!現在撤軍,叔惡回安平國怎麼交差,我怎麼向常山國相和刺史大人交差?

你我在此務必逗留三日,佯攻幾回,造造聲勢,也好遮人耳目。

我在關前擂鼓呐喊,你在後做疑兵之用,隻要賊匪不出關就一切安好,三日後我們就撤離此地。

若賊匪出關,你我就拒守營寨,賊匪也未必敢攻營。”

文醜點點頭,他已經顏麵掃地了,好在蔣奇不予追究,要是能挽回些顏麵,他自然願意了。

蔣奇率軍距井陘口一千步列出了防禦陣型,然後命令士兵擊鼓呐喊。

陣後的文醜帶著五百士卒開始了揚塵行動。

昨日一戰,義勇軍是大獲全勝,入關後,張郃和遷招對降兵進行整編。其他人各有忙碌。

蔣奇擊鼓呐喊時,眾人正在屋裏談論下一步的行動,聽報後,眾人立即登上了門樓。

趙雲看了看,手指敵軍笑道:“諸位,蔣奇列陣不合兵法,陣後塵土飛揚,諸位有何看法?”

遷招笑著說:“此乃蔣義渠虛張聲勢之舉,不出三日,敵軍必撤。”

在《三國演義》中,蔣奇和蔣義渠是兩個人,都是袁紹的大將。蔣奇在救援烏巢時被張遼斬殺,而蔣義渠是駐守黎陽的守將。

根據老婆婆的記載:蔣奇字義渠,並沒有去支援烏巢,也並未死於官渡之戰,就是在黎陽駐守著。

盧亮有點不解:“牽將軍為何如此肯定?”

牽招笑道:“蔣奇擊鼓呐喊,這是要讓冀州官員聽到,陣後塵土飛揚,乃為疑兵之計,讓我軍不敢輕舉妄動。

事不過三,蔣義渠既然能領兵,豈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