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風雲動(二)(1 / 2)

鑒於當前國內政治形勢的急劇變化,中華共和黨自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定於一九一一年六月十八日在烏龍峽基地召開。

至六月十日,來自全國各個省份以及歐美、日本、朝鮮、南洋等地區黨組織的代表共四百三十二人,全部秘密抵達烏龍峽。而李殿林、岑椿萱、李中生、常勇、韓亞彬、閻銳鋒、梁誠、歐陽庚、包玉河、左銳等人,因身份顯赫,太引人注目,都缺席了此次大會。

韓楓、李苑林、林洪、宋世傑、宋誌敏、詹天佑、曹靜幾人分頭看望了各地代表。

走進軍事代表團的駐地,迎麵就看見三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在熱烈的交談。三個人見一群人走進了院子,扭頭看過來,立刻就認出了為首的韓楓。忙停住了交談,轉身立正,雙手握拳收於腰側,快步跑了過來立正敬禮:

“報告主席同誌!東北省委軍委會委員蔣百裏向您致敬!請指示!”

“報告主席同誌!雲南省委軍委會委員、雲南新軍第一鎮第一旅旅長蔡鍔向您致敬!請指示!”

“報告主席同誌!東北省委軍委會委員、東北義勇軍第三旅旅長張孝準向您致敬!請指示!”

三聲報告,三個人名,把韓楓嚇了一跳!雖然早就從報告中知道這“士官三傑”加入了共和黨,可乍一真正麵對,韓楓心裏還是禁不住有些怪異的感覺。

張孝準在一九O四年回到國內,準備在東北組織武裝力量反擊俄國和日本的侵略時,落入了當地“大土匪頭子”呼延烈的手裏,最後成為了東北綠林的瓢把子之一。

蔣百裏是一九O六年在德國陸軍大學進修時,被黃雲拉進了共和黨,回國後進入了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幕府,配合呼延烈、王建新、陳旭等人工作。

而蔡鍔最幹脆,這位一九OO年就參加過唐才長領導的自立軍起義的熱血男兒,在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就加入了共和黨日本分部,回國後先是在湖南、貴州等地教練新軍,雲南新軍成立後,就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擔任了第一旅旅長。

蔡鍔和張孝準本來在烏龍峽陸軍軍官學校進修過半年,但韓楓正值出國訪問,也沒能提前見到兩人。

韓楓自來到這個時代後,一直對這些大時代的風雲人物敬而遠之,隻是一心默默發展自己的力量。在他看來,中華民族從來都不缺乏英雄人物,那些風雲人物之所以能夠呼風喚雨、叱吒風雲,隻不過是因為他們首先接受了先進的文化教育,占據了時代的先機罷了。自己在烏龍峽基地培養的大批人才,同樣能夠成為民族的英雄!但令韓楓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傑出人才不愧是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豪傑之士,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他們始終能夠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看著眼前的三傑,韓楓不由想起了一九O九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到山西的閻錫山。對於曆史上的閻錫山,韓楓並沒有什麼惡感,畢竟特殊的曆史環境造就的特殊人物,後人無法站在一個公正的角度上對其評論。但閻錫山主政山西時,一味的不論賢愚任用私人,非閻錫山的老鄉五台人不得重用,大肆排斥異己、黨同伐異,卻令韓楓所不齒。所以,這位另一時空的山西王,被韓楓打發到太原武備學堂去做了個教官,至於他與同盟會的秘密聯絡,在實行嚴格戶籍管理的山西,也無法興風作浪,韓楓就聽之任之了。

莊重的回了個軍禮,韓楓上前與三人親切握手,噓寒問暖。隨後又和他們親熱的聊起來。四人都是軍人出身,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語言,談的越來越投機。韓楓本就生性隨和,又根本就沒有這個時代那種嚴格的等級觀念,不一會兒就和三人稱兄道弟、勾肩搭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