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天際剛剛發白,冉薇就醒了。
她又賴了一會兒床,才慢吞吞地起來,去屋旁的自留地裏砍了一個蓮白,回屋下了一碗素麵條,加根火腿腸,算是解決了早餐。
飯後,她瞅了瞅遠處王婆婆家屋頂升起的炊煙,背起在屋簷下找到的大竹簍,就往她家行去。
遠遠的,她就看見王婆婆正和她兒媳婦王嬸在廚房裏忙活,她忙甜甜地喊道:“王婆婆,我回來了。”
正在往灶上放蒸籠的王婆婆往外一看,正好看到冉薇放下背簍,往她走來,她忙笑問,“小薇,怎麼這會子回來了?”
“請假回來的,夢到奶奶了,回來看看。”她衝一旁的王嬸笑了笑,“你們還沒有吃飯呢?”
王嬸不好意思地笑笑,“今天蒸包子,你等會也吃一個?”
“真的?”冉薇眼睛一亮,連忙點頭答應,王嬸做的包子是遠近有名的香,她今天可是好運氣能夠碰到,那她就不客氣了。
她奶奶生前同王婆婆是極要好的。以前,她也常到王婆婆家去玩,和王嬸也極是熟悉,也就不覺得拘束。
王婆婆將手上的工作交給兒媳,拉著冉薇的手坐下,笑眯眯地問道:“你去看過你奶奶了?”
“嗯。”說到這個,冉薇有些黯然。
“好,好……”王婆婆越看她越滿意,念叨道:“不枉你奶奶一直最心疼你,不像那幾口子。”
聲音裏帶著不容錯辨的鄙夷。
冉薇有些尷尬,不知如何接話,王嬸在一旁插嘴,“誰說不是呢?冉大嬸吃了多少苦頭,才將他們拉扯長大,逢年過節,竟都沒有回來看過一眼,真是作孽喲。”
王嬸口中的冉大嬸,就是她奶奶。
現在的人,人情越來越淡薄,對鬼神之說更是嗤之以鼻,奶奶已去世那麼多年,哪能奢望他們還能記掛著呢。
她堂哥在省城工作,早已將大伯夫妻接了去,估計是不打算回來了。而她那應該叫父親的人,雖然和她住在同一個城市,卻隔的極遠,也從未聯係過她,更別說關心問候。
“他們怎麼樣,奶奶都看著呢!”冉薇不欲繼續這個話題,便將今天的來意表明,“王婆婆,我想買五十斤大米,你家現在有嗎?”
王婆婆聞言,喜得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直拉著冉薇往裏屋行去,“有的有的,你來看看中意不?”
冉薇連連推托道:“這哪還用看呢,我還信不過婆婆嗎?直接給我稱了就是,還是按上次的價錢,成不?”
“成。”王婆婆拍拍她的手,交代道:“那你就在這,我去搬出來。”
“還是我去吧!”冉薇可不敢讓王婆婆搬東西,萬一閃了腰可就了不得了,王婆婆也才比她奶奶小三歲,如今已是七十八高齡。
她奶奶因為一輩子操勞,僅活到六十六歲就因病去世了。
王婆婆見此,給冉薇指了大米的位置,她自己便去拿稱米的大稱和口袋。
不一會兒,五十斤大米就裝好了。冉薇當即付了錢。她給的價格,比起市價,要高上兩毛,王婆婆家也很樂意將米直接賣給她。
王婆婆家的米都是自家種的當年的新米,吃著放心,軟糯適中,也合她的口味,因此,她每次回來時,都要順便帶些米回城。
沒辦法,她這也是精打細算。在市裏,超市的米,好的很貴,她吃不起。價格便宜的大都是不知放了幾年的成米,已經沒有大米的香味不說,洗出來的米湯都灰黑灰黑的,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從她工作後,她就一直在王婆婆家買米了。也好在她隻有一個人,吃得不多,這一大袋米,夠她吃到過年了。
王婆婆小心地將錢收手帕裏卷起來,放在最裏一件衣服的夾層裏,才道:“小薇,王婆婆家還有些沒有吃完的土豆,你帶些回去吃吧!”
“這怎麼好意思?還是不了,不太好拿。”冉薇是真的不好意思,王婆婆的意思,就是送給她吃的,不用她付錢。
可她不能這樣,王婆婆家也不容易,她隻有一兒一女,女兒嫁得老遠,幾年才回來一次,王大叔早年在外打工時出了事故去世了,還留下了一個孫子王寶軍,比她還小三歲,剛畢業不到兩年,也在城裏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