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回複:“男士化妝品,了解一下,謝謝。”
回複:“都是主義接班人,你為何如此優秀?”
回複:“陳獨秀,你坐下,李大釗請發言。”
……
七樓:“內幕消息,明達股價將連續跌停,能脫身的盡早上岸吧。爆料太多,不便久留,溜了溜了……”
八樓:“背後沒人搞明達,我把頭割下來當球踢!”
九樓:“這算不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
二十一樓:“你們以為明達無辜嗎?嗬,真!”
二十二樓:“樓上有何高見?”
回複:“有圖有真相,一起吃瓜啊![鏈接]”
……
瀏覽到此處,不少人因為好奇心隨手點進去,然後,驚掉下巴!
而此時,從事發沉寂到現在的明達官網、官博、官微,幾乎同一時間發布聲明。
洋洋灑灑兩千字,總結概括為以下三點內容——
1、恒生輻射珠寶事件,明達毫不知情,同樣作為受害者,請求廣大社會群眾理解,不要再繼續潑髒水。
、股價下跌屬於正常股市行情變動,不日將恢複正常,股民不必驚慌。
、明達將正式對恒生珠寶提起上訴,並要求相應賠償。
條理清晰,言之鑿鑿。
部分股民暫時得到安撫,當然,也有挑事者奚落明達表麵澄清,實則甩鍋給恒生。
並對此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達與恒約炮,做完才發現恒原來是背著另一半亂搞。ell,達並不介意,反正你情我願,大家玩玩而已,沒想到恒出軌曝光,連帶達也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就在恒快被爛菜葉子砸死的時候,達突然跳出來,原來不是要患難與共,而是落井下石指責恒騙身騙心,還厚著臉皮索要賠償。
多才多藝的吃瓜網友還據此改編了漫畫,熱搜榜上,明達赫然在列。
就在風向調轉,明達即將脫身之際,一記驚雷從而降,炸得眾人原地發懵。
名為“點金聖手”的股票論壇裏某網友貼出一個鏈接。
點進去——
標題(加粗加黑):《扒一扒恒生輻射珠寶事件背後明達、宗泉、嶺上三巨頭是否真的無辜》
副標題:重點在明達,童鞋們,準備好吃瓜了嗎?
具體內容如下,先大致講述輻射珠寶事件經過,引出恒生背後同樣被朗德律師事務所一紙訴狀告上法庭的三大投資商。
然後十分簡要地為觀者介紹了三家企業的背景。
緊接著,從嶺上入手,將其與恒生簽訂戰略合作合同的時間、地點、經過,以及合作期間共同推出的項目,一一羅列。
按照先甩圖,再下結論的順序,有條有理地進行剖析。
行文間,偶爾皮一下,來點無傷大雅的幽默或者機靈古怪的吐槽,增強趣味。
但關鍵地方卻措詞嚴謹,一看便知筆者的專業程度。
嶺上結束,宗泉接下,最後輪到明達。
而精彩之處當然要壓軸出場。
1、明達與恒生簽訂合作協議時間在一個星期前,這個項目最初是由明達方麵主動上門,表明合作意向。
附圖:明達項目部經理(臉部馬賽克)與恒生珠寶中華區E(同樣馬賽克)在希爾頓酒店頂層會議室見麵。
、從立項到談妥,最終簽訂合作協議,前後加起來不到半個月。(效率真高,嗬嗬噠。)
附圖:雙方簽訂合約後,明達項目部經理親自送恒生E離開。
行內人周知,一個項目,尤其是大項目,從評估到最終敲定少則一月,多則半年(半路夭折的不算),可恒生的項目明達僅僅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草率決定,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反正筆者很奇怪。
究竟是人性的沉默,還是道德的淪喪?
開個玩笑。回正事,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正常的分為以下兩種——
老夥計之間合作過多次,信任已達可觀水平;雙方具有親緣或姻親關係,譬如夫妻檔。
據筆者所知,明達與恒生並不滿足上述兩類情形。
那麼就隻剩不正常的兩種——
要麼雙方公司為牟取暴利,達成不合法協議,簡單點,你裝瘋來,我賣傻,隻要有錢賺,管他幹淨不幹淨,昧不昧良心。
要麼就是雙方公司負責此項目的員工個人行為使然。在項目接洽過程中,收受好處,欺上瞞下,為不利一方提供有利偽證,促使項目最終談成。
S,大家以為是哪種?
內容到此戛然而止,交由大家發揮聰明才智。
網民紛紛化身福爾摩斯,其中不乏專業人士,這年頭,誰還沒個精分馬甲呢?
被頂到最前的三條評論如下——
“首先,筆者給的全是幹貨,有圖有真相;其次,分析到位,有的放矢,邏輯之縝密;最後,如果筆者給出的證據全是實錘,那麼明達清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