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已是金秋九月,驕陽隱去了它的鋒芒,陽光也變得柔和,在一處羊腸小道,兩匹馬,一匹全身有神,高頭,神駿。另一匹卻是全身火紅,好似一團天邊的火燒雲。
帶頭騎著那匹黑馬的是一位碧綠衣服,百褶裙的少女,後麵跟著的那匹小紅棗馬,上麵卻是坐著兩個,一男一女。少年緊握韁繩,後麵那少女一臉的幸福,雙手環抱前麵的少年,螓首緊緊的挨著他堅實挺直的後背,不要看小紅棗馬個頭不是很高,但雙眼炯炯有神,馱著兩人異常的輕鬆,走在崎嶇的山路如履平地。
這三人正是剛剛辭別了任大娘,再次上路的葉雲,九鳳和李冬枝。最先葉雲是想叫九鳳自己騎著小紅棗馬,而他自然和李冬枝共騎一匹,奈何這是九鳳和李冬枝沆瀣一氣,異常團結,差點就要徒步了,最後葉雲隻好和九鳳共騎一匹了,倒是讓九鳳一路上小心思都甜蜜蜜的。
經過爬山涉水,他們終於來到了長安城,東漢的首都,世人的聖地。
漢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麵積約36平方公裏。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開始在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蕭何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築城牆。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築達到高潮,先後征發了14萬人築牆,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漢武帝繼位後,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南開太學,在城西擴充了秦朝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至此,經過近一百年的興建,漢長安城的規模始告齊備。
在西漢的200餘年曆史裏,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繁盛一時。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
葉雲一行人出入長安,看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熱鬧的人群,都有點興奮。畢竟以前他們可謂是都生活在山林間,哪有見過如此熱鬧的場麵,就算是南北交接之地九原縣,其繁華程度都遠遠比不上長安,連長安的十分之一都有所不及。
不管在後世,還是在現在,女人都喜歡逛街,而男人都是季度不願的,這個至理名言至古到今從未改變。就算是性子極為恬淡的李冬枝都不免興奮,就更不要說性子活潑的九鳳。
初進長安,葉雲也不打算急著辦事,到一處,最先就是觀察周圍的地形,民風,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這個道理。
長安的民間房屋很是有些特色,如同把雙坡形式的房屋從中間一刀切開,背麵是從屋頂到地麵的一堵高牆。另一麵是斜坡的屋麵,這名獨特的“半邊式”建築,堪稱一絕,在國內其他地方是罕見的。
城中中老年婦女都喜歡頭上頂一幅大手帕。手帕前邊的兩隻角打成兩個“結兒”用發夾別住,後麵的兩隻角任其飄拂。戴手帕的目的,既可以防止太陽直射頭頂,同時也起到了防塵的效果
要算最喜歡的對於葉雲而言,莫過於吃了,在之前的幾個月,都是小心翼翼的,走路都專挑小路,哪裏有安逸的吃食,就算是天天吃也為空破也要膩味了,更何況也為是不是天天都能夠吃得到,有時候就是一兩個野果子對付一整天。至於那些熱騰騰的飯菜,葉雲早已垂涎三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