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人生短苦,誰知情長義真,莫說神仙好,一杯濁酒,笑談流水。”遠遠的傳來幾句歌聲。
隻見一僧一道一書生月光下江邊,目光卻是看向遠方。這組合倒是奇特,現在雖說三教合一,不過誰都知道那不是三個泥偶放在一起就可以的。
陳朝開國時由於三教參與很多,尤其佛道兩家更是在初期便認定當朝開國皇帝可以飛龍在天。皇帝為了感謝佛道兩家,廢除那儒家獨大的場麵,破天荒的三教合一。雖說開國皇帝有大智慧大毅力開創這一場麵,不過留下的隱患也不少。儒家為了抗衡,聯合當時地方勢力提出了上古的分封製,導致現在九州大國小國林立。時間推移,現在朝廷的影響也隻能在帝都一片,過了千裏旨意隻能當做笑談聽聽!
連村野都傳言,當朝太子應該是那個燒死的嫡長子,而不是魏國公家的那個外孫。起義的匪徒也都借著嫡長子和徐國公的名義起事。
當年皇後生下嫡長子,三教批命。
亂!
亂!
亂!
無論是易這一儒道共有之法還是地藏菩薩占察法這一佛家唯一法門都是一樣的結果。亂!儒道甚至用了卜筮算命、五行算命、幹支算命、占星算命、八字算命、看相算命、生肖算命、測字算命、求簽算命、黃雀算命。結果還是一樣,亂!亂!亂!
這時又有童謠傳出,剛開始還是二龍不相見,漸漸就變成潛龍勿用。後來直接是赤裸裸的嫡長子殺父亡國。各種謠言在帝都傳言,皇帝軟弱真的相信了嫡長子殺父亡國的謠言,一直不相見。甚至對各種傳言不聞不問,默認事態發展。
坤寧宮。
“皇後,小皇子真可愛,不哭不鬧的!真好看,尤其是這一對小酒窩。”窗前皇後癡癡地望向乾清宮,床邊的丫鬟伸手逗著皇子,皇子吃吃的笑,眼睛黑的純淨。
“小清,你連夜出宮,把小王子塞進那個龍泉窯青釉花卉紋獅鈕大蓋爐裏帶出去給我父親,讓他找個人安置好!”皇後下定決心,斬釘截鐵不容拒絕的說。
“皇後,這個,瓶口太小會擠著小皇子的。”小清隨口答道,不過突然回過神,“不,不?皇上他不會的,虎毒尚且不食子呢?不會的,不會的!”然後麵目驚恐,雙手一起搖晃,要驅走這種可怕的想法。
外麵白雪皚皚,鵝毛大雪從天空飄下,遮住宮殿,遮不住一點光從坤寧宮瀉出,燈光也擋不住寒冷和陰謀湧進這坤寧宮,空曠曠的宮殿習慣了太多的陰謀,人已經不介意和它分享黑暗和光明。
兩人相對無言,默默看著燈光。不知過了多久,燈花凝結,啪啪!驚醒了兩個人。
“皇後,我馬上就走。不過有人檢查怎麼辦?”小清聲音慌張,還沒有從震驚中走出來,對於她來說,陰謀詭計很遠很遠,尤其是平時所有人都巴結著,一時間卻要麵對生死,而且還是皇上的嫡長子,這是往日不敢想象,現在擺在麵前不能不讓人吃驚。小清沒有癱掉就算不錯了。
“沒事的,太後下旨賞賜我父,你把這個龍泉窯青釉花卉紋獅鈕大蓋爐帶著,把皇兒放進去然後我放火燒了這坤寧宮,消屍滅跡。現在不求他榮華富貴,隻望我兒平平安安長大就好。”皇後雙手合十,向天祈禱。
被裹裏的皇子依舊笑著,轉溜溜的眼睛流露靈氣,一雙酒窩可愛動人。皇後抱了抱,親了又親,放下。
又抱了抱,親了親,又放下。
再抱了抱,親了一下,放下。
絕然的把皇子遞給小清,小清接過皇子,看了看坤寧宮,要不花瓶太大,要不就是瓶口太小,更不塞不進去。塞了兩下,皇子便哭的聲嘶力竭。
小清不忍心,含著淚對皇後說“要不我們在等等吧,皇上會來的,這是他的孩子啊!是他的親骨肉啊!皇後,我們再等等吧!好不好?”手裏的小皇子也滿臉淚花,在燈光下幻滅。
皇後把皇子奪過來,小皇子看著皇後又露出了酒窩,皇後剝去被裹,還不行。小皇子感覺冷,大哭,皇後喂了兩口奶水,等不哭又剝去棉襖,勉勉強強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