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的就是讓存活的孩子們學習H國曆史,永遠記住自己是H國人,隻要有一個孩子幸存,H國的文明就不會斷。”
隊員為龍震霆的深謀遠慮而驕傲,他不光想到了現在末世的存活,還想到了未來文明的延續,真是讓他敬佩。
“好的,龍隊。”
臨時學校很快便建成了,龍震霆邀請幸存中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孩子們提供基礎教育,幫助他們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幸存者被末世的恐懼一直深埋心中,這樣對身心健康不好,更影響基地的團結,於是,臨時學校還組織了各種運動比賽,豐富幸存者的精神生活,讓他們釋放壓力。
隨著基地逐漸步入正軌,龍震霆開始規劃更長遠的未來。
他著手推動與外界的聯絡與合作,與其他幸存者基地建立友好關係,共享資源,共同抵禦喪屍。
在龍震霆的領導下,江市官方基地不僅成為了幸存者們的避風港,更成為了重建文明、邁向未來的起點。
低溫的影響在南方消減很多,但是江市基地致力於研究發熱裝置,試圖不依靠電,實現這一研究目的。
很快,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迅速傳開:一位名叫鄭慧慧的科學研究者和她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了發熱裝置--無電自熱裝置。
這種無電自熱裝置,其核心原理基於一種新型的材料科學突破。
鄭慧慧團隊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合金材料,它能夠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特定的濕度、溫度梯度、化學反應下)自發地產生熱量,而無需外部電力輸入。
這種材料內部存在著複雜的微觀結構,能夠在受到外界刺激時,通過內部的能量轉換機製,將環境中的微小能量轉化為熱能,從而實現自加熱效果。
無電自熱裝置的設計非常巧妙,它利用這種特殊合金作為熱源核心,外層包裹著高效散熱材料,確保產生的熱量能夠均勻且持續地釋放。
裝置還配備了智能溫控係統,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合金的激活程度,從而控製發熱的溫度和持續時間。
這樣一來,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夜為幸存者提供溫暖,還是在醫療救治中需要快速加熱醫療設備,無電自熱裝置都能輕鬆應對。
更令人興奮的是,這種裝置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原料易得且環保,對環境的影響極小。
在資源緊缺的末日背景下,這無疑是一種理想的低溫解決方案。
鄭慧慧團隊還準備繼續探索將這種裝置應用於其他領域的可能性,比如:食品加熱、農業溫室保溫、甚至作為便攜式取暖設備等,極大地拓寬了其應用範圍。
龍震霆高度重視這一成果,迅速組織力量進行大規模生產,並在基地內推廣使用。
“鄭研究員,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感謝你的研究,為基地解決了低溫的問題,我會代表基地獎勵你,你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