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1 / 1)

有人說:生活是一種妥協,我現在信了。曾經的躊躇滿誌到現在的隨遇而安,我不知道這是社會的錯還是我的錯。

大學畢業,帶著滿臉的稚氣來到工作單位。對這裏的一切充滿了憧憬,當然剛來的時候,這裏的一切似乎和預想的那樣差不多。自己也曾感動過,感動於剛來時領導帶領我們對這個“小香港”的認識,感動於師傅在現場對我們不厭其煩的講解,也感動於師傅對我們生活的噓寒問暖,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對他們充滿敬意。但是慢慢的一切似乎又在悄然改變著。師傅說:在職場,要學會喝酒,所以以前從不碰白酒的我一次一次在同事的起哄中醉著,這裏沒有醉生夢死的詩情畫意,隻有種種無奈。師傅說:在我們這種工作環境下,應該學會抽煙,我學會了偶爾在酒後來幾根。似乎一切都是那麼正常,但是很多在改變著。師傅說:年齡不小了,我們.。。,我..一次次的改變終於觸到了我的底線。曾經說過,一輩子,真愛一個人,結一次婚。洪金寶在一部電影中說過,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國武術就是不行。我說:為了生活,我同樣可以忍,但是挑戰底線,就是不行。!

有時在想生活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現在看看身邊的師傅們。我都可以想到自己以後的生活軌跡是什麼樣:30歲左右,靠自己不算低的工資買套房,買輛車。做20幾年甚至30年的房奴,還完貸款後,我們一頭白發。然後狠拍孩子的腦袋,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千萬不要像爸這樣,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一臉不解的看著自己。而自己也是一臉無奈,自己的人生已經這樣,給不了孩子想要的,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呢!這時,留給我們的日子也沒有多少了,一生也就這樣了吧!

我們都年輕過,我們也都曾滿懷理想,夢想著改變這個世界,也希望和馬雲,喬布斯那樣成為自己國家的經濟風雲人物。但是真正到了社會上,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拚家庭背景的時代,夢想多少錢一斤?肯定抵不過當官的手腕上的那個名表。於是生計就成為了我們丟棄夢想的理由,一切都是迫於生計。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人們對生活的定義:生下來,活下去。現在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當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一次和我一個工作的最好哥們聊天,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在單位,千萬別談你的理想,別人笑話”。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不以為然,但是當我慢慢的在社會上實習後,才意識到他說的的確沒錯。現在再想起這句話,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很多時候,都在告訴自己,自己還年輕!千萬不要把社會看的如此,似乎有點悲觀。有時也在想自己還年輕,應該出去闖闖,即使碰的頭破血流也不應該後悔,因為我們曾經嚐試過。可是靜下心來想想,頭破血流之後呢。又該怎麼辦,從頭再來?繼續碰壁?想到這,我改了當年明月作品裏的一段話:十年前,當我即將踏入大學校園時,在一個極為重要的場合有一個人對我說了這樣一番話: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事,經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放棄,一個叫責任,一個叫理想。我記得,當時我礙於形式,連連點頭,雖然我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一晃幾年過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我這兩樣東西都還帶著,雖然不多,總算還有。當然我並不為此感到自豪,這並不能說我的意誌力有多強或者我的人格有多麼的高尚,隻是我經曆的事情還不夠多,受的苦還不夠多。因為責任,所以從即將畢業到畢業將近半年,投進去4萬多,雖然泛不起一點漣漪,但是我並不後悔。現實的社會,評判責任的標準似乎隻有金錢。

想想自己曾經的躊躇滿誌,再想想自己現在的生活,隻能無奈的傻笑。是要這樣下去像大多數人那樣一輩子就那樣了,還是堅持自己曾經的想法。每天都在為自己的懶惰找一個理由,總是希望有那麼一件事的發生可以成為自己努力地動力,但是是什麼樣的事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發生,我全然不知。寫這個的時候,收到工資的短信提醒,看著那也不算低的工資,似乎這樣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也許,金錢是夢想的枷鎖吧!

如果在以前,我一定會是這樣結尾:趕快努力吧!世界等著我們去改變,如果不努力,又有誰知道我們來過!但是現在我隻想弱弱地說:似乎應該努力,我們且看且行吧!將來是一個未知數,某一天在酒桌上一醉不醒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