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卜同學見安撫了那麼大半天,黃舞蝶仍然劍眉緊蹙,不由得問道:“黃武兄弟,何以皺眉不展也?豈不信我之所言呼?”
黃舞蝶見小卜同學誤會自己了自己的意思,趕忙擺手道:“非也,武豈有不信恩公之理,但……但……”
這裏的“但”在古文裏解作“隻是”的意思,表轉折,小卜同學見黃舞蝶吞吞吐吐地隻是了半天,惟獨就是不說下文,仿佛有什麼難言之隱,為消除她的顧慮,於是便出言鼓勵道:“黃武兄弟但說無妨。”與前文不同,小卜同學口中但說無妨的“但”是隻管、盡管的意思。
黃舞蝶雖然對小卜同學有種盲目崇拜,但對其出言侮辱南華老道繼而拳腳相加的行為大為不解,雖然她從自己的偶像口中得知南華老道和黃巾賊人有所牽連,但在她心裏認為,還真不信這個年紀一大把的糟老頭能幹出什麼壞事,她猶豫了很久,不知道這問題該不該問,不問,她又總覺得心裏藏了根刺,日夜難安,問,她又怕傷了恩公的心,兩人關係出現間隙。
黃舞蝶此刻得到了小卜同學的出言鼓勵,心中也越發堅信自己的恩公絕對不會行此不仁之事,隻是自己不知道其中緣由罷了,於是便壯著膽問道:“武心中有所惑,還請恩公為武解惑。”
“哦?何惑也?”
“南華道長雖與黃巾賊人有所牽連,然武觀其人並非奸險狡詐、十惡不赦之徒也,恩公何以辱之、痛擊之?”黃舞蝶鼓起勇氣將自己心底裏的話一口氣給全都倒了出來,此時正滿臉期許地盯著小卜同學看。
小卜同學聽完黃舞蝶的問話,當下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想道:“原來是問這事,我倒是把這茬給忘記了,該怎麼和她說呢?總不能說打這老頭是在為時空穿越做實驗吧……說了她也不懂啊,這下壞了,該怎麼辦呢?”
小卜同學腦中思考著該如何回答黃舞蝶的詢問,目光不自覺地望向了不遠處房間裏還躺臥在榻上的南華老道,當然,小卜同學不是有透視眼,不能穿門而視,由於時下正是三伏天,天氣很熱,小卜同學一行人為避雨,在湘水附近村子裏的一家富戶那裏租借了一處別院,院子並不算大,房間自然也小,夏天一般都是把門敞比較涼快,所以小卜同學才能看到躺臥在榻上的南華老道。
正巧此時的南華老道也望向小卜同學,兩人的目光碰了個正著,南華老道趕忙收回目光,裝作眈天望地的樣子。對於南華老道如此畏懼自己,連目光都不敢相接,小卜同學頓時覺學有些好笑,就你這矬樣,還打算代天宣化,普救世人?別笑死人了。
一想到代天宣化,普救世人這句口號,小卜同學突然眼前為之一亮,鬼點子便從腦中冒了出來,於是清了清喉嚨,朗聲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卜同學滔滔不絕地背了一大通古文,黃舞蝶雖然也讀過些書,但也就僅限讀過而已,遠遠沒有達到能背會誦的境地,更別說理解文中喻意了,不過小卜同學念的這段實在耳熟,黃舞蝶聽著聽著終於給想了起來,這不正是四書中的《莊子·告子下》一文嗎?可恩公念這段《莊子》想表達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小卜同學見黃舞蝶一副思考的樣子,知道她應該是沒能明白,於是搖了搖手中的羽扇正準備解釋,可這一搖才想起剛才自己還坐在地上玩泥巴,手中哪有什麼羽扇可搖,於是尷尬地咳了兩聲繼續朗聲道:“南華一脈係出老莊,乃代天宣化,普救世人矣,然當此大任者,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卜同學接著又道:“老莊之道,其本質為代天宣化,普救世人,並非(淫)邪之學說也,盛傳於黃巾,乃南華老道授之,然其才能未達,未能察出張賊之狼子野心,致使所托非人,此大過,終鑄成大錯也。吾為使其不重蹈覆轍,曾益其所不能,故辱之,以苦其心誌,痛擊之,以勞其筋骨。以此為鞭策,促其成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