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創業教育研討(6)(1 / 3)

我們的創業教育從教學改革的角度開始,我是2003年回國到財經大學工作,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我的第一堂課是給財大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上管理學,我一進教室嚇一跳,80多人來上課,我在日本完成了研究生的課程,最大的課堂是8個人,在日本,不可能有幾十個人來上研究生的課,研究生的課就是幾個人來上的。這樣,我的課也不可能有什麼轟動,隻能是填鴨式的教學。這就引起我一種反思,這時我們一位老師參加了在珠海舉辦的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這個會上我才知道國內的創業教育已經起步,很多大學都在搞。在回北京的飛機上我和這位同事說,我們能不能做點什麼事情。他說,最簡單的就是開一個創業學的課。我說,也許不太可能,我們能不能做一點其他大學沒有的東西。後來我想到,把日本和德國的大學裏很流行的演習模式借鑒過來,課堂規模比較小,師生進行互動。於是經過反複的討論,這位老師提議,在學校搞一個創業先鋒班,這也是借鑒了日本商業大學的經驗。這個班在大一的時候麵向學校招生,選30個人,財經大學任何一個專業的學生都可以來報名,目前為止一共招生了三屆,第一屆是180人報名,我們選了29人,第二屆410人報名,選了30個,今年是220人報名,選了30人。從大二開始,進行三年的係統創業教育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兩大塊,每個學期開設兩門課程,一是結構性、知識性的課程,二是演習,這個演習比較有特點的就是,基本都是老師和學生在互動,大一的時候我們開了商務基礎課程,從最簡單的商務禮儀開始,怎樣溝通、怎樣表達。大三的時候就要講商業企劃書,做一些創業實務模擬。今年9月,第一屆創業先鋒班的學生會進入大四。

在做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和困難,比如創業教育怎樣融入現有的體係?現在我們的校領導很支持,最初是作為教學改革項目啟動,一年以後擴大,申報北京市的教學改革項目,獲得了資助,兩個項目下來,一共獲得了10萬多一點的經費支持。有了經費支持,我們的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團隊也越來越大。現在已經為這個班的學生開設了10門課程。當然還有一些開放式的創業教育任選課程,也做了一些企業家論壇,把企業家請到課堂,和溫州大學的模式比較相像。今年5月,教務處專門給我們批了4萬元經費,請企業家來先鋒班講課,由老師定課題,請不同的企業家講不同的課題。

剛才很多人提到了創業教育的定位,我們做創業教育,究竟要做什麼?這點有必要明確,從一開始搞創業教育的課題組的老師就有一個很清醒的認識,我們不是培養在校創業的大學生,我們是要培養未來的創業者,所以把素質教育和創業家精神的培養放在第一位,這是幾年來一直堅持的。

我們做創業教育也有一些體會,沒有領導的支持,可能是寸步難行。如果沒有職能部門的配合,也什麼都做不成。在項目運作的過程中,謝書記有很多東西都沒有講,我相信,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你們成功的、輝煌的一麵,在這背後肯定也有很多艱辛,遇到了很多困難。

還有,創業教育需要有一個有激情奉獻的團隊,開始做創業教育的時候,我們一本教材也沒有,一個專業師資都沒有,就是商學院一些年輕的老師開始做,我是發起人之一,我們幾位老師說,不管學校認可不認可我們的工作,我們先做事,把事情做起來以後再逐漸爭取資源。到今天來看,這個策略是比較成功的。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三年多一點的時間,我們已經有師資在張老師那裏接受培訓,也有參加百生培訓、KAB培訓等等,學校很重視師資的培訓,給撥經費。另外,學校專門為我們這個創業先鋒班撥了兩塊場地,建了兩個實驗室,一個是現代工廠管理實驗室,還有一個是創業實驗室。如果到過中央財經大學的老師可能會知道,財經大學的地方非常少,校園隻有208畝,跟溫州大學根本沒有辦法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兩個實驗室加起來200多平米,相當不容易,現在硬件已經到位,軟件正在采購過程中。我們做的這些工作得到了學校各個方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