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讀女誡女範,經義書籍對你來說,沒有必要,也太難了。”顧遠經不耐煩地指點道。這些都是後宅夫人的事情,他說來,真有掉份的感覺。
顧青點點頭,一副很乖的樣子。
顧遠經隻好再次忍下不耐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你雖是個女流之輩,於君子之道不可能參得透,但應該仰慕君子之道,女誡多讀幾遍,會有好處。姐妹相處,應該多多友恭,多多相讓。”顧遠經說完,便將手扇了扇,示意顧青退下。
他被於姨娘哭了幾下,心腸已軟,又聽說於姨娘嫁妝所剩無幾,不由得心慌。當年他娘拿了於家不少錢,他也是聽過幾耳朵的,心中也是愧疚,於姨娘求到他麵前,說沒錢賠顧青,他便沉默應下了。隻是把顧青招徠後,終究是拉不下臉,把話說出來。
唉呀,父親大人唉,我是你親生女兒,又非蚊子,而且年幼,這動作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裝不理解。
再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啊,本身沒啥,但你後來又說我隻能仰慕君子之道,那就是說我做不了君子咯,隻能做小人嘎。
看來,於姨娘已經在父親這裏做過功夫了,四夫人想必也知道父親的打算了。
但是,小人,乃是,喻於利。所以於姨娘有甚本事與小人賴賬?父親大人你若直接說出讓我不要賠償的話來,礙於孝道,女兒隻好答應,但你說不出口,說得如此曲折,女兒隻好當沒聽懂了。
至於被你指為小人,這事,在孝道這座大山之下,女兒隻好算了。
“父親,你提姐妹相處之道,不提兄妹相處之道,女兒知道你的意思了,四姐做了那麼多事,我雖然吃了虧,但我絕對不會對四姐記恨在心的。”顧青福了福身。
顧遠經皺眉道:“就得如此。”
這丫頭究竟明白了沒有?唉,真是煩心事,這本來就都是後宅的事嘛。
顧青又等了一會兒,見她爹真是拉不下那個臉,便說道:“父親多多保重,父親的話,都是君子之言,女兒定會聽父親的話的。”
顧青退了出去。
顧遠經眼睜睜地看著顧青的小身板晃了出去,心道:也不知道這丫頭究竟明白了沒有?
顧青轉身去了秋華院四夫人處。
四夫人先是和顏悅色地問候了她一番。
顧青立即就明白了四夫人是非要於姨娘出錢不可的。隻是這四夫人不惜違逆四老爺的意見,又為的是什麼?出氣?四夫人是喻於利之徒,非是好勝之徒嘎。
“你出生不到半年,你母親就去了,你想必記不起她的樣子了吧?到如今隻能托物寄思啊。”四夫人歎息。
顧青輕輕道:“是啊,我完全記不起她來了,在我心中,母親就隻有你。”
這話說得可愛又可憐。四夫人聽了,不由得呆了呆。
“我自是疼你了,但你親生母親你也要記得,她生下你來,很不容易,不能撫養你長大,乃是天不假年,又非她所願,她如今想必也日日在天上看顧你的。”
顧青輕“嗯”一聲,道:“我一定會記得她的,她給我的東西,雖然被摔碎了,但即使是碎的,我也會好好保管的。”
李氏並不在意顧青是否真的那樣尊敬她,她反正自己有女兒疼。
顧青這話,卻讓她放下心來,四老爺並沒有讓六小姐放棄追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