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尚(2)(1 / 3)

人生的一切欲望,歸納起來不外乎物質欲望和精神欲望。為了滿足這兩種欲望,相應地產生了兩大追求: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有種人把物質欲望當做人生的全部,因此對精神欲望的追求不高,而另一種人精神欲望相當強烈,對物質卻不十分看重。中庸做人之道:追求功名利祿時不要搶在前麵,當進行品德修養創立事業時不要落於人後,享受物質生活不要超過一定的範圍。

一個人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會養成各種不良嗜好,甚至會作威作福。不良的嗜好對人的危害好似烈火,專權弄勢的脾氣對心性的腐蝕如同凶焰。假如不及時緩和一下其強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即使不將其燒得粉身碎骨,也一定是焦頭爛額。正如老子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慎獨”意識,緩和自己的貪欲,盡量避免“伸過頭”、“蛇吞象”的現象出現,如此才能瀟灑地走好自己的人生曆程。

自知己短,糾正過失

內省不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最重要的是透過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圖;柏拉圖更進一步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沒有內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隻有透過自我內省才能實現美德與道德。

自省,簡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檢查,以能“自知己短”,從而彌補短處,糾正過失。

力求上進的人都是重視自省的。因為他們知道,自省是認識自己、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徑,自省使人格不斷趨於完善,讓人走向成熟。孔子的學生曾參說,他每天從三方麵反複檢查自己:替人辦事有未曾竭盡心力之處嗎?與朋友交往有未能誠實相待之時嗎?對老師傳授的學業有尚未認真溫習的部分嗎?他就是這樣天天自省,長處繼續發揚,不足之處及時改正,最終成為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賢人。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錯誤的良藥,它能給我們混沌的心靈帶來一縷光芒。在我們迷路時,在我們掉進了罪惡的陷阱時,在我們的靈魂遭到扭曲時,在我們自以為是沾沾自喜時,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將思想裏的淺薄、浮躁、消沉、陰險、自滿、狂傲等汙垢滌蕩幹淨,重現清新、昂揚、雄渾和高雅的旋律,讓生命重放異彩,生氣勃勃。

自省的主要目的是找出過失及時糾正,所以自省決不可以陶醉於成績,更不可以文過飾非。

“靜坐常思己過”,以安靜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氣情感的幹擾,發現自己的本來麵目,捕捉到自以為是的過失。

隻有善於發現並且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才可以進一步糾正過失。我們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很多缺點都是通過旁人的指出才知道。這就要求我們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善意的規勸和指責,反省自己的過失。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們不易察覺的另一麵。

阿光是位應屆大學生,他學的是英文,自認為無論聽、說、讀、寫,對他來說都隻是雕蟲小技。

由於他對自己的英文能力相當自豪,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曆到一些外資公司去應征,他認為英文人才是就業市場中的績優股,肯定人人搶著要。

然而,一個禮拜接著一個禮拜過去了,阿光投遞出去的應征信函卻了無回音,猶如石沉大海一般。

阿光的心情開始忐忑不安,此時,他卻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來信,信裏刻薄地提道:“我們公司並不缺人,就算職位有缺,也不會雇用你,雖然你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錯,但是從你寫的履曆看來,你的英文寫作能力很差,大概隻有高中生的程度,連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錯誤百出。”

阿光看了這封信後,氣得火冒三丈,好歹也是個大學畢業生,怎麼可以任人將自己批評得一文不值。阿光越想越氣,於是提起筆來,打算寫一封回信,把對方痛罵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氣。

然而,當阿光下筆之際,卻忽然想到,別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寫信批評他,也許自己真的太過自以為是,犯了一些錯誤是自己沒有察覺的。

阿光的怒氣漸漸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並且寫了一張謝卡給這家公司,謝謝他們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用字遣詞誠懇真摯,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無遺。

幾天後,阿光再次收到這家公司寄來的信函,他被這家公司錄用了!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過程。它就像一個人拿起刀親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許不難,但要用一顆坦誠的心靈去麵對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於自省,則是大勇。割毒瘤可能會有難忍的疼痛,也會留下疤痕,但它卻是根除病毒的惟一方法。隻要“坦蕩胸懷對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氣就會倍增。古人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句話的意思是:日蝕過後,太陽更加燦爛輝煌;月蝕複明,月亮更加皎潔明媚。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和月蝕,人人都看得見,但是改過之後,會得到人們更崇高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