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硯池起床後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村長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早餐。他們品嚐著豐盛的早餐,感受著這個村莊的熱情和溫暖。
“謝謝你們的招待。”顧硯池對著村長夫人說道。他的語氣誠懇,眼神中透露出對村長一家的感激之情。
村長夫人微笑著回應道:“不用客氣。”她的聲音溫和而親切,“你們是我們村莊的客人,我們應該好好招待你們。”
村莊的人們雖然生活簡樸,但卻有著一顆熱情好客的心。他們用自己最好的食物和住宿來招待這些旅行者,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今日原本眾人是要繼續趕路的,可不知怎的,洗漱一番後,村子周圍竟起了瘴氣。要知道,瑤光國與帛國交界處的瘴氣含有有劇毒,若是不慎沾染,輕則渾身生瘡,重則殞命。
無法,趕路的一行人隻得留在了村莊裏,等到瘴氣自行散去,方可出行。
顧硯池在與村長閑聊時,發現了端倪。原來,村長的女兒前陣子得了癔症,說自己在夢中與一書生私定終身,雖然自家女兒是在夢中與那書生幽會,可在隔壁村裏,卻確有其人。
這年頭窮書生家裏沒什麼錢,生活條件大都比不上村長家庭。因此,村長一家都不太讚成這門親事。可女兒態度堅決,甚至以死相逼,村長實在沒有辦法,便把女兒關在了家中。想著等過段時間心思女兒就該消下去。
“村長是將女兒一人獨自鎖在房中嗎?”顧硯池感到疑惑,忍不住追問。
“那倒不是,我家老婆子怕女兒想不開,所以叫了村東頭王神婆家的遠房侄女來作陪。”村長搖搖頭,示意女兒並不是一個人被鎖在屋中。
聽到這裏,顧硯池心裏有了一些猜測。恐怕王神婆送來的並不是什麼遠房侄女,正是那位書生!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村長的女兒名叫芳妹,生的秀美,自幼跟著父母親在村裏長大,沒念過什麼書,卻也知書達理,落落大方。
而那書生名是村裏有名的貧困戶。雖然家裏一貧如洗,卻生得一副好皮囊。麵若冠玉,唇若塗丹,眉清目秀,溫文爾雅。
芳妹第一次見書生,是在一個夜裏。那天夜裏,瑤妹去河邊浣衣。路過一片樹林時,忽然聽到有人吟詩。聲音悲切婉轉,如泣如訴。
芳妹被這聲音吸引,忍不住走近幾步,想要看看是誰在吟詩。卻不想一個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樹枝。樹枝斷掉,發出“嘎吱”一聲輕響。瑤妹嚇了一跳,待心情平複後,又覺得有些尷尬。畢竟自己偷聽別人吟詩,被發現了可不太好。
芳妹正想著該怎麼解釋,卻見一個白色的身影從樹林中走了出來。那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穿著一身白衣,手中握著一本書。他看了看芳妹,微微一笑,道:“原來是你。”
芳妹有些驚訝,道:“你認識我?”
書生笑了笑,道:“我認得你,你是隔壁村長家裏的芳妹。我常聽村裏的人提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