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1 / 1)

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澤默的碩士延期了六年終於畢業了, 這個時候,他的妹妹陳澤雨已經大學畢業進了農機廠,並很快升任小組長。

畢業之後, 陳澤默回國, 此時他和徐國華已經成為逆變器行業裏有名的科研青年人才,林林總總奪得三百多項專利, 是農機廠發明專利最多的項目, 因為這個從海城政府爭取了不少補貼。

這些補貼幾乎都花在了購買實驗器材上麵,現在農機廠在海城單獨建立了一個實驗中心, 裏麵的設備幾乎跟歐美的沒有代差,不少尖精端機器國內都少見,不光海城的高校偶爾過來借用機器, 就連B市的大學也不例外。

之前, 黎陽跟著許琰老師蹭用實驗室,蹭著蹭著人也跟著跑了,這回譚帥築巢引鳳,不單黎陽乖乖的回來,許琰老師和他的團隊也都長時間的駐紮在這裏。

因為先發優勢, 農機廠的逆變器在國內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不管是所在的技術研究部門還是生產部門, 工資和獎金都很豐厚。

當然, 農機和壓縮機的銷量也不錯, 隻有黎陽現在投身的內燃機進展稍緩, 不過總算還是按照研究計劃在進行。

陳澤默在國內呆了三個月又回了德國,農機廠在德國的實驗室早就進入了正軌, 每年送過去的幾十名大學生在德國學習後, 按照農機廠的需求, 一部分回國,一部分留在德國實驗室。

同時,農機廠也向美國和日本派送員工學習,不過去這倆國家人數不多。

隨著農機廠越來越多的產品出口,農機廠和國外知名農機公司的競爭的舞台變的更大了。

這場農機展參加的大多數是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普遍種植水稻,尤其是泰國,是重要的水稻出口國家,農業機械對他們很重要。

因為泰國本國的農業機械水平很低,農機很多都靠進口,從前這些農機訂單大都是日本的,今年則被海城農機廠狠狠的撕下了一大塊。

雖然份額比日本幾家公司遜色一些,不過他們在這裏耕耘這麼多年,地位穩固,不是一時半會能撼動的了的,要徐徐圖之。

上個月,農機廠在泰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在拖拉機、插秧機、旋耕機和發電機組的銷售上,和日本的農機公司進行了激烈的競爭。

農機廠生產的第六代步行式插秧機和第七代乘坐式插秧機在泰國本地已經進行了三年的實驗和銷售,靠著輕便耐用的機器和信的過的質量,贏得了口碑。

黎陽和譚帥一起參加了這次展會,還都分別駕駛農機廠的插秧機在泰國的田間勞作,簽訂合同的時候,倆人碰到了一個眼熟的日本人。

這個人就是當年黎陽在實習的汽車公司裏見過的日方代表伊藤太郎,他拒不承認鋼材和鋁數據造假,不光在黎陽和譚帥跟前叫囂,還對當時合作關係的汽車公司表示了不屑,那副嘴臉深深的印在黎陽的腦海中。

這個日本人竟然也還記得黎陽和譚帥,看到他們簽字時,十分驚訝,不敢相信的去問旁邊的人,最後的表情像是吞了蒼蠅一樣。

幾個月後,又是在泰國,這次是一個集中采購公開招標項目,黎陽他們是跟著國內十幾家汽車生產公司來的,不是看熱鬧,農機廠生產的皮卡也會參加競標。

這次,黎陽又遇到了那位伊藤太郎,而且對方還是農機廠的直接競爭對象。

經過激烈的角逐,憑借著發動機優越的性能和便宜的價格,農機廠的皮卡以微弱的優勢中標。除了農機廠,國內汽車廠家的重卡和輕型車也有不俗的戰績。

日方幾個公司的代表當場變臉,有的當場離席,有的質疑招標的公正性。

因為日本本身汽車業十分發達,東南亞國家的汽車市場一直是日本的後花園,現在後花園被別人染指,他們心中的不甘和憤怒可想而知。

招標結束的晚會上,伊藤太郎擋住了黎陽的去路,指責農機廠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中標。

他口中所謂的不正當的手段,就是譚帥計劃在泰國建廠,不過這原本就是農機廠對東南亞的布局,跟這場投標完全沒有關係。

黎陽問他有沒有了解農機廠產品的性能,伊藤太郎依舊是從前那副不屑的神情,他從不去質疑歐美公司的中標,卻對農機廠有著天然的偏見,黎陽覺得他輸的不冤。

連競爭對手都不研究,這未免也太傲慢了,是兵家大忌。

向來以禮儀標榜自身的人此時沒了分寸,離黎陽極近,張牙舞爪,旁邊伸出來一隻手,拎著伊藤太郎的衣服領子,將他硬生生的拖到一邊。

宴會的一角突然安靜下來。

伊藤太郎的臉色漲的通紅,死死的盯著譚帥,嘴唇哆嗦著,嘟囔著聽不懂的話。

譚帥從旁邊抽了紙,擦了擦手,對著伊藤太郎說道:“這才隻是開始,以後我們碰麵的機會還有很多,希望下次你能學會禮貌。”

憤怒的伊藤太郎被同行的人拉走了,國內的廠家派來的代表們湊過來,宴會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