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官上任的三衙太尉林衝勉勵罷,楊沂中、王德、杜壆、陳廣、孟邦傑等眾將彼此相覷一番,大多人神情躊躇滿誌,也立刻向林衝齊聲道:“未將謹遵太尉相公指示,不敢有違!”
當年宋廷的三衙太尉高俅又是如何恃寵營私,排除異己,全把三衙將官當做家將爪牙,京畿禁軍將士看做仆役力工,而致使軍政不修、紀律廢弛的殿前三衙禁軍上下一片烏煙瘴氣,林衝這個最直接的受害者,非但更是對那老賊痛恨的咬牙切齒,而他也做為當初於殿前司供職的禁軍教頭也更能切身的體會到那種為朝廷效力,本有心報效國家,卻為了保住仕途生計而隻得隱忍按捺的軍中中下級將官的無奈之情
是以當林衝被賜封為三衙太尉之後,在任期間一直盡職盡責,且對下級將士端的體恤關懷。而他這個豹子頭做為齊朝開國馬軍功勳大將,非但資曆與戰績足以教三衙眾將心服口服,以林衝謙和待人的性情,也極受各部將士愛戴擁護,如此拱衛京畿的諸部禁軍上下一心,軍紀嚴明,一直以來也都維持著精銳強軍的戰力。
直到於水泊梁山聚義眾兄弟當中相對年長的林衝步入花甲高齡,殿前三衙眾將張羅要為林太尉辦壽宴慶賀。禦下管理軍政完全是與宋廷權奸高俅反其道而行的林衝,當然也不會趁機收下僚重金賀禮營私牟取暴利,是以也隻是對身邊幹辦隨口笑道:“曹正兄弟也已在他盡管的酒樓備置席宴,也無須再多費甚麼周折,教眾位袍澤盡管赴宴便是至於甚壽辰賀禮,便是人情常例,若有心送壽麵做賀禮林某領受同僚好意,也切不可壞了規矩,甚多費錢財的重禮,我也定然不收。”
然而林衝隨口這麼一,殿前三司深知林太尉秉性的臣僚將官當然也隻得招辦。如此一來,於林衝壽宴前兩日開始,前往太尉官邸送壽禮的各部將領下屬幹辦、虞候絡繹不絕,除了大概與上等壽麵等價的精致壽禮之外,府中管事清點過諸般賀禮之後,便直向林衝稟到收了成百上千份的壽麵
已是孩提年紀的林衝之子瞧那壽麵擺積如山的場麵隻覺得好玩,直拍手咯咯直笑,而林衝夫婦卻是看傻了眼,他們二人麵麵相覷,不由得搖頭苦笑。壽辰後林衝是吃了幾日的麵條,也隻得是呈了下僚袍澤的人情,而吩咐家丁拿剩下的壽麵盡拿去布施周濟百姓
當初又有高衙內那權貴紈絝險些害得自己家破人亡,老來得子的林衝雖然愛子如命,但也絲毫不會放縱寵溺。而自幼得嚴加管教的林衝之子到了少壯年紀,大概也已能把父親使槍用矛的家傳武藝練得純熟。然而待林衝之子也到了投軍為官的年紀,也因功升遷如他祖父那般暫先做得隸屬京畿禁軍下轄的兵馬提轄之時,林衝便因年事已高而不得不告老致仕,得享閑樂。
七年之後,林衝壽終正寢,而京畿禁軍大將楊沂中雖因功賜封為殿前司都指揮使,自此齊朝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由殿帥、馬帥、步帥分權管領,除勳臣過世後最為追封的官職以外,林衝也是齊朝唯一一個在世時曾被賜封為三衙太尉的開國功勳
而豹子頭林衝的種種事跡,也得以在後世廣為流傳,而他於長逝之前感慨絕筆留下的詩篇,大概也能教後人揣度得林衝這一世走下來的經曆與感悟:
仗義是林衝,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篷。萬歲義扶危,生死交長青。
梁山壯懷伸,終吐無窮恨。丈八蛇矛兵,精忠熱血淌。
揚威匡社稷,得誌鎮山河。今朝願已遂,作古笑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