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西域局勢漸漸明朗開來,索超這才意猶未盡的奉朝廷鈞旨,率部班師返回中原。然而當他再度回到了大名府留守司兵馬府署之際,索超舉目四望,瞧著這片自打他投軍以來便十分熟悉的地方,驀的也不住歎言道:“俺活到了現在,非但因哥哥的恩德,也的確是命中的造化”
一直以來聽蕭唐叮囑,索超當然也很清楚以自己所擅長的打法,便如已經戰死亡故的秦明哥哥也似,在戰場殺陣上戰亡折損的幾率向來很高。若是沒有身著湯隆兄弟打造的貼身寶甲,索超估算下來自己遮莫也已應是戰死過幾次了,還有其他幾次戰死險急,便如也曾與縻貹等兄弟急於要撞殺入勢眾敵軍當中,而又在鬼門關邊上走了幾遭
然而如今索超這員悍將卻是曆經百戰而回,保全得有用之身,留得性命在又回到了大名府故地。他累功升遷,從與蕭唐初識之時在留守司軍階還是比正牌軍更為微末的傔旗官伊始,身經百戰,共聚大義、成就大業至今,直到齊朝遷都後索超也仍留守於大名府,非但於京師兼有勳職,他還成了留守司兵馬總管這等統禦大名府諸軍各營的軍政一把手。
而索超掌管的留守司兵馬總管府署節堂當中,也一直供奉著曾在過大名府司兵馬總管的關勝,以及軍中袍澤同僚周瑾、王定還有昔日的上官聞達,倒還有本來並非曾在留守司任職的聚義兄弟縻貹牌位。
本來大名府留守司一介不入流的芥子官,索超多少年來一直秉承著每戰必要爭先的勁頭銳氣,如今成為總攬大名府兵權的元勳宿將,他當然也深得軍中將士推崇愛戴,而後索超之子也投軍入伍,經他父親栽培同樣是善使大斧,也是性急上陣時要當先廝殺的脾氣,更有機緣先後得楊沂中、王德等同樣善使大斧,本事還要強於索超的名將點撥,到弱冠之時本事幾乎便能與他老子相提並論。
隨後就算齊朝已是當世最為強盛的國家,而與鄰邦幾乎也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的國戰,但也不免仍會有些不肯臣服的部族生事作亂。索超仍是請命出戰的將領當中最為積極的一個,自是上陣父子兵,此後征戰便是索家爺倆一大一兩個急先鋒,但逢戰陣他們掄起大斧率領麾下精銳騎軍帶頭便衝,而以後來留守司猛將強兵的軍力,自然是前有大批手綽馬槊破陣的甲士,又有大批手綽長斧的剽悍銳騎擁簇在索超父子左右誓死相隨麵對那些規模有限的亂軍兵馬,索超也仍能保全得性命在,並挾大勝而歸。
直到五十五歲時,幾乎是打了一輩子仗的索超也可是達償所願,但終不免因病去世,而其子也在在軍中打出了名號,也仍舊於大名府留守司擔任要職,為人處世與作戰風格與其父十分相似。索超子孫後代也有不少出仕齊朝做為武官的。而值得一提的是,索超幾乎每一代後世子孫裏麵,也至少會有一個善使金蘸大斧,專好摧鋒破陣而在軍中揚名立威的
這當然也是因為索超的後世裔子皆以他們這位先人為榮,要傳承下急先鋒這等威名,而世世代代為齊朝爭先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