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唐連忙上前看覷答裏孛的傷勢,又立刻遣人喚宮內醫官前來包紮傷口之後,他又俯視覷向耶律國寶,歎聲道:“你覺得仍忠心於朕,便是對耶律大石不義,而若是倒向耶律大石,便是對我不忠故而寧可自尋短見也不肯背棄了任何一方,而不願做不忠不義之徒,這固然是難能可貴
可而你兄長已為國事戰死,如今你再自戕身死,指隻會累害得血親姐妹為你悲慟,而朕與耶律大石因你便會罷手麼?這卻不是於事無補?你若覺得隻是回避與耶律大石正麵衝突,而仍為齊朝所用這是自欺欺人的話,不妨暫時交割出你的官誥兵權,甚麼時候相通了,朕再教你官複原職也莫要再打算自尋短見,且多為一直與你的族親姐妹著想!”
“這”耶律國寶再無言以對,而頹喪的垂下頭。隨即便被大批趕至的禁衛班直給帶了下去。而答裏孛雖然已做了齊朝帝君的嬪妃,自然是向著蕭唐一邊,可實則她先前思慮再三,也曾向蕭唐央求道:倘若有朝一日齊朝壓製住由她族兄建立的帝國,而能掌控住耶律大石之時,是否又能饒過他的性命不殺?
雖然我與那個耶律宗室雄才以往相互賞識,可如今都成了彼此成就霸業最大的阻礙,若是我的性命落入他的手中時,耶律大石可又會手下留情?
蕭唐雖如此想,可口頭上也依然答應了答裏孛。然而事態倘若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恐怕也難免要動用些特殊手段。
而答裏孛、耶律國寶做為耶律大石的宗室血親,他們雖然難免猶疑矛盾,起碼也能夠直接表現出自己的態度,這也反而能讓蕭唐心安。然而齊朝治下其他契丹臣僚便如正史中他們與金國、西遼兩國發生衝突之時由於路途遙遠,大多人也隻能繼續接受他們為金國統治的身份。可如今齊朝能夠通過夏國,西遼能夠通過西州回鶻保障後勤對彼此發動大規模的戰事,那契丹諸部當中也未嚐不會有人打算觀望時局的演變,齊朝倘若能壓過西遼,他們當然仍會對蕭唐俯首帖耳的效忠,可是如果耶律大石能夠大敗齊軍,殺回遼朝故地之際,恐怕也仍會有契丹部族響應他們以往的大石林牙打出光複遼朝的旗號
當然在這個時期由石秀主持掌管,而仍然掌握特殊權力的儀鸞鎮撫司,所排出的密探活動也不由變得愈發頻繁起來。
好歹如今也是盡可能安撫穩定住國內的局勢,龍輦鑾輿由大名府啟程,在近十萬大軍的戎衛之下浩浩蕩蕩,直往玉門關的方向進發。
而與此同時,先行抵達至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玉門關的齊朝軍旅,也已派遣出部曲西往哨探,以護應李雲、陶宗旺等人率部沿途擇地修築軍寨壁壘,以保障後續而來的大軍與後勤軍資糧秣運輸的道路通暢。
然而已經由西遼帝國派遣官員監督國政、征收貢賦,而甘為附屬的西州回鶻在得知齊朝軍旅已進入本國境內時當然不能作壁上觀。阿斯蘭汗(西州回鶻的最高統治者以汗位相稱,也稱阿斯蘭汗,意為獅子王)一麵派遣使臣速去向正在集結大軍的耶律大石報軍情,一麵也派遣出軍馬探覷齊朝軍馬的蹤跡,雙方率先有幾撥輕騎哨馬相遇之時也進行了幾場規模的遭遇戰,而隨著彼此哨探軍馬所部軍旅發現敵方蹤跡,戰事的規模,也就難免又進一步的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