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年,琉球非但頻繁派遣使臣至中土朝貢,國主孫氏與張順來往得倒也仍是十分密切。而後張順統領所部水師,又曾開赴至也被喚作“琉球”的台灣島以及周邊澎湖列島島群,當地漢家兒郎在那般時節也已有相當的數量,蕭唐遂將其主島、列島盡數劃至福建路治下,並懷柔安撫當地高山諸部族群,派兵戌守平原地域開拓耕地。比起正史中元朝於澎湖設立澎湖巡檢司,則是更快的對於全麵地區設立官衙府署
張順與琉球王室交好親密,雖然兄長張橫當年因舍身相救他這兄弟而戰死沙場之時並未娶妻成家,自無子嗣,可是張順也得迎娶世家閨秀為妻室,彼此和睦恩愛,而後也是子孫滿堂。張順身為齊朝水軍元勳,後又升遷至樞密院專管齊朝海軍遷補、升揀、調發事宜,直至年七十而終,得追封厚賜,子孫中也多有水性精熟、善於水戰者出仕做為齊朝水師將領,繼承先人衣帛而繼續為國效力
然而張順善終長逝之後,他的故事,卻並沒有就此完結。
按琉球國在正史中朝代更迭的軌跡,孫末代王被權臣殺害,至此王朝滅亡,而後又有尊敦起兵誅滅叛臣,被擁立為君,而琉球進入舜王朝時期,隨後又分裂成山南、中山、山北三國,進入相互對持的“三山時代”,琉球三國盡皆維持與明朝之間的朝貢與冊封關係,而後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直到明治時期徹底覆滅王室,將列島盡並入本國治下而更名為衝繩縣
可起碼現在恁般時節,琉球已經提前與中原王朝建立藩屬關係,背後可是有大齊帝國罩著呢。
於正史中因亂臣賊子弑君背反的覆亡的琉球孫王朝,卻因有駐守於當地護送來往海貿船舶的齊朝水軍協助,迅速剿滅叛臣亂黨勢力,使得王室政權能得以延續。琉球國王感念齊朝恩德,接受賜姓為蕭,更是世代以中原藩屬之國自居,而率兵協助琉球掃清叛黨時期的齊朝水師大將,正是張順的後世子孫。
當年張順與孫王室交好親密,在琉球群島的聲名更是聞名遐邇。隨著歲月變遷,當初張順這個促成本國與齊朝建立邦交的要緊人物,其時代經口頭相傳的精絕水中本領更是被傳得玄乎其玄,甚至民間也有法認為他是海神使者
而張順子孫力助本國平定叛亂,也未嚐不會再引起甚玄虛之,這使得他這個浪裏白條哪怕百年之後在琉球當地的名望更是被推到了頂峰,以至琉球國君按張順領受齊朝開國公爵時所在領受爵祿封邑的名頭,敕封他為通靈顯聖的金華太保,被拜封為神,得立廟享祭。哪怕時過境遷,琉球因始終與中原王朝保持著極為緊密的聯係,也並沒有被甚異邦諸侯藩侵害喪失主權,世代受中原文化熏陶,在海外一直得享“中華”的美名,而綽號為浪裏白條,神位做金華太保的張順,一直到了後世也有琉球民眾、中華遊客前去祭拜,香火也從來未曾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