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嘉穗能謀善斷、指揮有方,劉錡、郭浩、楊政三人也皆是世之名將,如今齊朝治下有兩廣、川蜀、荊湖諸地可做為軍需後勤補給重地,也不必似正史中蒙古滅大理戰事中那般揮軍迂回遠攻數千裏路。而大理正值內部爭鬥動亂最為激烈的時期,卻遭受齊朝龐大帝國的悍然出兵侵攻,又能堅持得了多久?
然而蕭唐與樞密院眾臣展開軍議,仍是貫注於做出兵的部署。因為西北麵的夏國,用不了多久也將爆發撼動國本的叛亂
“夏國西平公任得敬,因當初平叛了夏州統軍蕭合達叛亂被加封為翔慶軍都統軍,又是以外戚的身份上奏入朝覲見、參與國政未果,果然是心懷嫉恨已生反心。趁幾番出使夏國時途徑翔慶軍與那任得敬來往試探,他也有意得我朝扶助,意圖自立一國。若是我朝肯出兵討夏,任得敬統轄翔慶軍軍馬,於西平府、靈州、夏州一帶也多有其黨羽統兵,想必也會倒戈歸附,轉投我朝”
“我也與李世輔兄弟私下暗通聲息,如今他得受夏國重用,統掌甘州甘肅監軍司兵馬,自是位高權重而李世輔兄弟也我朝揮軍進討夏國之時,他必當率部舉事背反,響應我朝直搗夏國腹心之地”
大名府內城禦書房內,蕭唐先後聽得柴進、樂和二人報,也不由振奮言道:“好!夏國內外交困,又有任得敬與李世輔兄弟這等於國內掌控軍權,把控得邊關要隘的重臣背反策應,也正是時候揮軍攻討夏國,西北麵千萬頃的疆土,也須歸納於我朝治下!”
蕭唐心知李世輔這個與自己也算有師徒情分,且彼此交情深厚,也一直心向中原的兄弟按自己吩咐仍肯作為一顆埋藏在西夏當中的暗雷。而按正史軌跡他便在夏國內拉扯起一支親軍,殺得前來討伐的鐵鷂子重騎軍馬潰敗折損萬人,而後又招募得四萬餘人一並南下投至四川地界,終得如今卻是在封地內混日子的高宗趙構召見,並賜名顯忠。
而如今李世輔更是管領西夏十餘處軍司之一的統軍大將,久在夏國官居要位更受民眾推崇,如今他再舉事背反,能策反煽動得兵馬聲勢也必然更為壯大,屆時齊朝調撥比起征服大理的三路軍馬更為兵多將廣的大軍驟然發動猛攻,麵臨內部叛軍局舉事的夏國諸處軍司又可能再守住橫山險?而沿橫山一帶打造的防禦體係一旦被擊垮崩潰,失去屏障的夏國可又還能死撐得住?
而且再麵臨亡國之危,夏國可再沒有當初的大遼國為了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麵而幹涉宋朝,如今卻將要麵對的是鐵了心就是要並下其全境疆土的齊朝,也即將步入關乎國祚存亡最為險急的時期。
然而李世輔對於滅夏國戰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至於柴進提及的那個夏國西平公任得敬,同樣也將是能直攮入夏國政權中樞的另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