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與吳用之間的關係,如今也頗似是報團取暖,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彼此的確也能一直牢牢的維持著當初聚義的兄弟情分。而吳用也如原著中那般一直單身、又無家眷,之後轉任各處州府,累功升遷至從五品的秘書少監後因年事已高,致仕歸隱,遂前去與已告老還鄉的宋江相伴安居,閑時倒也在村中仍開設私塾做教授學究,也能得享閑樂。
而宋江的他嫡親侄子宋安平被他伯父養育得長大成人後,經科舉取士為官,也因通曉經史,高才幹練累升遷至敷文閣直學士,自也是官身富貴,娶妻成家,久後子孫滿堂之時,也贍養得宋江、吳用二人能夠安享晚年。
至於宋江身為淮東安撫使,倒也一直勤政安民,且安分守己,雖然也仍如當年在鄆城縣做押司時那般每逢有百姓相求也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全顧周全人性命,而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但對於仍在江湖中廝混的人物去投奔他時,也並非是若高若低、無有不納的刻意收買人心,似乎是刻意要避嫌,而不敢再與甚跑江湖的漢子夾雜不清
如此宋江安安穩穩的直到致仕告老的年紀,便發家私招攬牙市經紀,給與犒賞,宣押買市(買市,官府或豪富以私產設立臨時集市,招徠經紀人與賞賜,是為促使當時市場繁榮興旺的德政善舉)之後便卸任返鄉,自此與吳用重返至濟州鄆城縣故裏,與東溪村晁蓋雖然彼此走動探訪不算頻繁,但偶爾亦有來往。
就算在身故長逝之後,由於齊朝開國太祖皇帝蕭唐當初於梁山聚義的傳奇往事,因宋江也曾做為水泊梁山的大寨主,且比起王倫、晁蓋這兩個前任他因綠林嘯聚、接受招安、黯然歸隱、協助抗金、為官治政等一係列事跡更為活躍的因由,隨著齊朝時關於宋齊交迭,描寫梁山好漢的諸般話本的廣泛流傳,宋江的知名度也在逐步擴大。久而久之,倒也有專門以宋江為主要角色的戲文話本問世,隻是由於他多重性性格與為人形象複雜,後人對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然而無論是被人認可為疏財仗義、濟弱扶貧,而解讀為的確有秉承忠義意願,而按記載的確也是治政愛民的呼保義,還是被人唾罵為虛偽狡詐、假仁假義,構陷脅迫他人從賊時無所不用其極,先前又對宋廷表忠卻又投機降從齊朝這才得了個善終的宋黑廝宋江這個人物,反而因對立的爭論愈發深刻而深入人心。
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時至後世所興起,而關於宋齊時節史載、軼事的影視劇與各類當中,宋江這個角色往往也會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然而或褒或貶,宋江無論如何被人解讀,但凡中華後世兒女在聽到及時雨這個宋朝時節的諢名綽號之時,也幾乎沒有人不會知道它所指的那個人物指的又是哪個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