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章 終身不仕蕭唐,可我又沒說別人也不準(2 / 2)

“是了,我想請賢弟應允的第二件事,非但涉及你以後安生,也更是與恩師相關。”

蕭唐聞言立刻頷首著,隨即又道:“恩師當年因宋朝多有奸邪,也不願為官。而後四處遊曆,收盧俊義、史文恭乃至我為徒點撥教導,練就身精絕武藝,更是有緣與賢弟相會,而教導你與湯懷、張顯、王貴等弟子茁壯長成,自是桃李爭妍,培養得眾多學子競相出人頭地,各顯才能,也當真無愧為德高望重的名師尊長。

賢弟與恩師結為義父子,也素來感念他老人家教誨之恩,而你若能追循恩師行徑,如此義父教誨義子、師父傳業弟子,自是薪火世代相傳,而為華夏山河後代著想,栽培得眾多治軍有方、用兵有道,而能保家衛國,捍衛神州沃土的軍中棟梁。兄弟如此非但能安生計,照托弟妹與幾個侄兒福泰安康,縱然再不願出仕為官,但能效尤恩師當年教授我等的行徑,如此可算是教賢弟達償了一份心願?”

嶽飛聽得也不由意動,宋廷官將就算已經退位降從於齊朝,嶽飛也不願再與蕭唐為敵而致使中原板蕩動亂,但因為自己不容半分回旋餘地的稟忠氣節,饒是不會再打算以死殉國,但也決計不可能歸從於滅了大宋的齊朝效命為官。但是義父不也是以布衣之身,將他畢生所學傳授於門下弟子,我不領受齊朝官爵俸祿,亦不會接受齊朝賞賜扶植,但也仍能遊曆各處發掘些璞玉之才,設帳授徒,便如義父當年教誨我等那般,培養得眾多能保國安民的才俊,如此就算我無法再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卻是為後世著想,致力於作育人材,以如今恁般形勢,如此不也正是最適合我的歸宿?

隻不過就算我願意效法義父,授徒傳業,可是教出來的弟子,到頭來卻不是仍要為你齊朝效命?

以嶽飛的心智,也當然立刻能洞察出蕭唐恁般要求自己的用意何在。而嶽飛更清楚恩兄如此相求,也當真是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非但沒有違背他秉承的品性,如此能夠如自己義父那般栽培璞玉英才,久後也未嚐不能青史留名,亦能照管家、安樂終老。

而蕭唐如此要求嶽飛,我尊重你的秉性意願,不會逼迫你非要為我朝效命,但是對於你親自培養出來的軍中棟梁之才,想必終究仍要為我齊朝效命,又將如何作想?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是否還要犯執拗倔性,認為這是否又違背了自己素來秉承的忠君理念?

這已不是黑白分明,定性忠逆的道統綱常,念及彼此間的恩義情分,以及如今宋朝終究難免覆亡之後,非以國家政權之別,你是否又仍願意盡己所能,為中土華夏強盛中興,抵禦外辱等大業出上一份力?

如何作想,如何抉擇,這,也就隻在你嶽飛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