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蕭唐雖然親征前來,戎衛禦駕,率先抵達汴京城前的諸部齊朝軍旅合計也隻有五萬五千將士,然而東京汴梁城高壕深,擁有堅固的防禦體係,諸般守城器械部署齊備,據探報城內也仍有二三十萬的禁軍把守。而蕭唐方麵兵貴神速,除了簡易的撞車雲梯之外,其它各式重型的攻城械具缺乏,以眼下攻守雙方攻城器械、戰守之具,以及彼此軍力的差距看來,隻怕磨耗個三年五載,蕭唐要打下糧秣同樣充足的宋朝帝都恐怕也與癡人夢無異。
本來齊朝大舉進犯,已有侵攻軍馬過陳橋驛逼近汴京的消息必然早已穿至宋廷當中。防守一方的宋軍既然兵力仍占得絕對的優勢,但看來隻是龜縮死守,並無打算主動出擊,攻伐出現在眼皮底下而軍力卻處於劣勢的敵方兵馬。如此恁般形勢,也與當初金軍菩薩太子統領金國東路軍八萬餘人長驅直入,而殺至號稱有八十萬禁軍鎮守的東京汴梁時的情形相似。
這倒也是,當年有金虜入侵造成靖康之變那般奇恥大辱,如今宋廷也長了記性,想必也不會再有甚樞密院重臣迷信勞什子仙功道法,而重用郭京那等賊道出汴京迎戰,反而致使金軍殺入城內,攻陷汴京外城。如今又有外敵殺至眼前,汴京朝中君臣,好似是把身子都蜷縮進殼裏的烏龜王八,無論如何敲打,死活不肯探出頭來,隻打算倚仗汴京的堅固城防龜縮死守。畢竟齊朝孤軍深入,久攻不下,卻將深陷於宋朝仍掌控的勢力範圍之內,直待諸路勤王兵馬馳援而至,那就算是蕭唐禦駕親征前來,也更要顧忌後路而撤軍退返。
宋朝君臣應也是堅信如此應對最為穩妥,就算敵軍兵臨汴京城下,也必然能死守得住,而且因先前齊朝突然翻臉,於談判交涉期間悍然出兵而忌恨警惕,也不會再示弱疏忽,至今為止,也並沒有派來使臣再試圖交涉談判。
可是至今為止,汴京那邊也並沒有傳來苗傅事發策劃兵變事發的消息。如今既已率領大軍抵達汴京城前,想必把控汴京外城門禁的苗傅已經開始聯決殿前司同樣對朝廷暗懷不滿的將官準備兵變了吧
而蕭唐心中正念時,隨大軍一並前來的劉正彥也踅至鑾輿龍輦一側,又立刻躬身施禮,並興奮的道:“陛下,微臣幸不辱命,事先密會苗傅轉達聖意,遮莫過不了幾日,他便將慫恿軍中同僚一並舉事,大開城門,平宋大業,一蹴而就,如今也終能為我朝建大功勳,微臣自是欣慰之極。”。
蕭唐聞言微微一笑,劉正彥得雖然恭順,可蕭唐又如何聽不出他的心智城府而言,此時劉正彥便已有些迫不及待的湊過來誇耀自己功勞,暗中示意某要忘了是他穿針引線,才能唆使苗傅嘩變倒戈的意味?
看破不破,蕭唐側首望向遂躬身頷首,可時不時不由抬頭拿餘光偷覷過來的劉正彥,也拿好言勉勵道:“劉愛卿為國事勞心,能促成知交苗傅肯投從我朝,臨陣反戈如今,於平宋戰事至關重大。如此豐功偉績,朕也必當厚封重賞,以彰愛卿功績而眼下且等候汴京內苗傅舉事兵變,畢竟也須待大功告成,才好加封行賞,必不負卿等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