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方與郭盛,自打從對影山結識伊始,便是一如既往的都是處於良性競爭,卻又如針尖對麥芒而彼此半點不肯相讓的摯友關係。直到齊朝再度大舉進軍直往宋廷腹心中樞的大戰之際,呂方與郭盛做為偏師協同軍旅,牽製住汴京以北的宋廷敵軍,相互既是競爭又是協同,也斬獲得一些功績,而他們所統領的兩路齊朝軍馬這種關係也一直維持到了出征西夏,征服西北麵廣袤疆土的戰事當中。
直到蕭唐所建立齊朝的勢力範圍,也終於同他當初那位舊識在極西地界所建立的強盛帝國堪堪觸及,而後勤有所保障的兩大*旅也終於展開戰端的階段
兩軍交鋒,有勝有負,而奉旨西征的呂方、郭盛兩支軍馬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難免遭遇敵襲,陷入險境。呂方、郭盛雖率部浴血奮戰,卻仍不免被大股敵軍衝潰陣型,與其餘諸路同僚軍馬暫時難以協同策應。而郭盛腿股中刀,戰馬倒斃,就連手中長戟被在混戰被蕩飛掉落,待他掙紮著爬起身來時,卻見敵軍猶如潮水一般向他湧殺過來而正當郭盛自知隻能死戰到最後一刻,也隻怕是難以生還時,身上也掛著數處傷痕的呂方卻奮力殺透幾層重圍,並率領一撥殘存軍馬縱騎直守護在郭盛身前
“郭盛兄弟,這次遮莫算是俺贏了吧”
郭盛怔怔的瞧著呂方衝著自己灑脫一笑,隨即便立刻率領麾下殘存將士催馬疾馳,而直朝著對麵烏壓壓的敵軍對衝了過去。心中大急郭盛的雖也拚力要拔足衝殺上前,叵耐腿股重傷,終究直撲倒在地麵上,隻能眼睜睜看著呂方仰發出振聾發聵,聲若震撼地的咆哮,隨即驅使戰馬化作一團烈火,而一頭直紮進密集的敵軍陣中
隨後,索性又有同僚軍旅殺透圍堵,及時救還下傷重郭盛。然而呂方卻為了救援自己彼此向來競爭,而又情同手足的心腹兄弟,向呼嘯,催騎勇闖敵陣,終是難免壯烈陣亡
悲慟欲絕的郭盛於戰後也是因傷重被護送回後方齊朝疆土救治將養,而此後因功雖得享爵祿,也不必再親赴陷陣廝殺,而退居二線,督管路治屯戎軍旅。至於呂方遺孀家,郭盛當然也是悉心照料,便如對待親生子女那樣地愛護。
時過境遷,直到郭盛之子也已成了家世,並初誕一子之時,郭盛念及當年呂方舍生取義,為救還自己奮力死戰,仰長嘯,而縱騎直衝向如潮敵軍時的情形,就算已是時隔太久的光景,郭盛卻仍不免感懷喟然,而蹉歎道:“呂方兄弟,你的的確確是勝過我了”隨後便囑咐其子為孫兒取名為嘯,以此來緬懷當初與自己之間的情義還勝過親生兄弟的溫侯呂方的事跡
卻後來被取名為嘯的郭盛孫兒,倒與同樣身為開國元勳世家的楊再興後人,且以“鐵血丹心”寓意而起名為鐵心的將門子裔相知相識,更因性情投契而結為異姓兄弟,兩家甚至還約定,若是雙方子女都是男兒,那麼讓他們結為兄弟,倘若都是女兒,就結為姊妹,若是一男一女,那就結為夫妻。
直待郭盛的曾孫這一代後裔誕生,與楊家頭胎盡是男兒,卻是為警醒子孫勿忘弱宋時節也曾受外辱侵害,而險些引發得中原浩劫的年號取了姓名。而楊家後人,氣質出眾、聰慧過人,而後出仕為官。至於郭盛的曾孫,時逢蒙古高原上雖然大多蒙兀室韋盡已歸從於齊朝治下,但也仍有歸附於當初極西地界那個強大帝國的部落餘眾作歹聲勢,他則是遂其父親領命舉家趕赴大漠安北都護府任職,而在茫茫大草原上長大成人,倒也另有一番奇遇而成就得奇功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