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章 我雖變節,卻達償所願; 你忠直節烈,卻未必能得善終(2 / 2)

比預期更早殺得傅慶所部嶽家軍大敗的酈瓊迅速重整軍旅前來與其他軍旅會合,斥候行至百丈山時探覷山穀內殺聲大作。酈瓊自是立刻馳援趕來,而當他大概能確定前方戰局形勢之後,也長聲道:“嶽飛啊嶽飛,看來俺卻仍是要與你統管的麾下兵馬大戰一場啊”

本來你我皆是相州同鄉,俺自是不及你嶽飛那般高風亮節,但也素來敬你治軍嚴明,當初你我同為宋廷軍將時也算是交厚(正史淮西軍變之後,宋高宗因嶽飛與酈瓊有舊遂教其速寫信招撫酈瓊,許諾隻要他肯回頭,非但既往不咎,且進官加爵都可商量。當時因被偽齊與金朝方麵猜忌為詐降,一時進退兩難的酈瓊卻仍斷然拒絕嶽飛反覆再投歸宋朝的請求),可如今到底已是各為其主,也須怪不得我這昔日袍澤不會手下留情了

你拉扯起的這支嶽家軍再是善戰卻又能如何?自從俺歸順北朝以來,每見齊朝官家與諸般將帥親自臨陣督戰,雖矢石交集,仍指麾三軍,意氣自若、用兵製勝,如此親冒鋒鏑,進不避難,將士視之,才得以所向無前。

而宋朝除了你統管的這一路大軍,凡劉光世、張俊諸帥之流,每當出兵,必身居數百裏外,謂之持重。偶幸得一捷,便露布飛馳,虛報俘級以為己功,反斂怨將士,全因善巴結重臣,稍有微功,已加厚賞,或有大罪,乃置而不誅而宋廷向來好以一介之士持虛文諭之,督召軍旅、易置將校,謂之調發,那廝們動動嘴皮,便能輕易決定俺拚死爭來的一世功名,若打硬仗時,那些所謂督軍主帥縱或親臨,亦必先遁俺的功名,可不願再教宋廷那幹權貴把控在手中,起碼投了齊朝,才能憑自己的本事爭來俺所要的。

可是你如今就算是熬出了頭,做了一路大軍的主帥,眼裏卻揉不得沙子而鋒芒畢露,權因宋廷國事險急,所以朝廷才容得你擴軍做大。可是你性情使然,立功越多,朝廷越須放權於你,實則對你的猜忌也會越重如今或許你嶽飛在宋廷不少權臣甚至官家眼中,已可是個異類了

酈瓊心中念罷,嗆啷啷已然拔出腰挎間寶劍擎在手中,他旋即重重的往前一劈。在酈瓊身後早已列成陣勢馬步軍眾部將士當中,當先有數千勁甲銳氣立刻催使戰馬揚蹄疾奔,當即交織成渾如雷鳴而教人窒息的轟隆聲,直震得大地也顫,卷起滾滾的煙塵直朝著前方百丈山山穀的方向席卷而去,而後側各支步將也先後高聲喝令,按酈瓊軍令列成緊密的陣勢徐徐而前,步步為營的也向山穀口處已露出頭的宋軍甲騎挺進過去。

而最先率領著一彪軍騎衝出山穀,也與一眾軍騎擎起手中軍械,而正要與前麵不遠處敗退的穆弘、劉唐所部齊軍席卷過去的宋軍兵馬都監驀的覷見山穀外側已然有大批的齊軍奔襲而至,並且以排山倒海的勢頭碾壓過來時,他臉色霍然驚變,又立刻焦急的喝令周圍將士變陣以待。本是於此處山穀設伏奇襲,勢必要殺潰這一路的齊軍兵馬,可是如今形勢立變,卻又有兵力眾多的敵方大軍馳援已至,一時間也不知是須不得已要從攻勢轉為守勢,以力圖抵擋住敵軍的反攻,還是就此迅速撤離,以避免與這一路齊朝大軍交鋒廝殺

然而如今嶽家軍左軍統製官郝晸已被雷橫一刀搠殺,其餘軍將雖盡可能要指揮各部軍卒迎敵,到底已是群龍無首,麵對敵方大軍的猛攻卻又怎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