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按蕭唐的指揮部署兵行神速,數路兵馬轟轟烈烈的揮軍北上,齊頭並進,非但東麵侵攻奪取金軍山嶺連營砦寨的解珍、解寶乃至契丹、渤海、奚族等諸部軍旅繼而挺進,意圖占取得會寧府通往小興安嶺丘陵山地的要隘去處;
而位於臨潢府安北都護府的馬擴也早已得蕭唐傳來急令,命他也點撥幾路齊軍,且有幾部蒙兀室韋部族的附從軍馬協同東進,巡狩於地處後世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一帶的東北鬆嫩平原;
而由蕭唐親自統領的滅金征討大軍當中史進、縻貹、索超、袁朗...等幾支騎軍的統兵將領也皆奉蕭唐禦旨,率領所部軍馬做為先頭部隊,不必直取金國國都會寧府,而是各自迂回北上,快馬兼程,兵鋒所向之處,卻是連結會寧府與後世內蒙古高原、鬆遼平原之間的分水嶺地帶的大興安嶺的必經之路。
如此一來,已不僅限於揮軍將會寧府這一城之地圍堵個水泄不通,而是從戰略層麵上散下一張要將金朝殘餘勢力盡皆籠罩在當中的包圍網。盡可能切斷可供完顏斡本等金朝君臣流亡奔逃至更北麵苦寒山林當中的去路,就算如今金朝國勢已衰落到了極處,按蕭唐一直以來的部署,也根本不打算縱容這個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權會有任何卷土重來的機會。
也完全正如蕭唐所預料的那般,在聽聞黃龍府終於也是不免被齊朝大軍告破的戰報之後,皇帝完顏斡本以降朝堂宗室子弟、文武官臣也隻得放棄城防簡陋而更難抵擋住敵軍猛攻的國都會寧府,還要連同家眷親族、老弱婦孺餘在內的已不過六七萬疲弱震恐的餘眾兵馬已不得已踏上了逃亡遠遁的路程。
然而早已奉蕭唐禦旨往北攔截金朝餘眾甚有可能奔亡去處的齊軍銳騎部曲,很快的便有探馬斥侯發現彙集著大批金人奔逃的部眾行蹤,所部大將在聞得傳報之後當機立斷,也派出快馬前去向其餘幾路騎眾走報聲息,又迅速收擾麾下各部騎軍,加速緊急行軍發動勢如疾風勁雷的追擊。對於金朝君臣而言,卻是忽見大隊齊軍渾如從天而降一般驟然殺至,也直教奔逃的金軍將兵瞧得目瞪口呆,而包括皇帝完顏斡本在內金朝逃亡部眾的人群當中,也不由引發得一陣陣驚呼悲號之聲。
如今金朝已經失去了絕大部分的領土,然而就算舍棄當中僅剩不多的故土家園,而意圖遠遁藏身於北麵連綿的苦寒山嶺當中,也終究還是沒能擺脫齊軍大軍的攔截追擊。當初本來是金國國運如日中天一般,侵吞得遼朝全境江山,而攻占下軟弱的南朝宋廷國都得手,盡數擒俘得宋朝趙家宗室皇族,想來宋朝富庶江山,本來也應成俺大金的世代基業...如今反而是蕭唐大敵所建立的齊朝強盛縱橫,反要來吞並金國......混亂的部眾當中,也有些金朝宗室子弟不由愴然感慨,意識到如今恁般處境,卻與當初曾被俺族人殺得率殘軍流亡逃遁,也終究不由是亡國被俘的遼天祚帝,乃至被圍困於汴京當中,終究也曾做得他金人階下之囚的宋國皇帝又有甚麼兩樣......
最終將勘定金國命運的決戰,已是不可避免。
------------------------------------------------
這一卷也快完結了,最終一卷關乎水滸人物與時局走向,其實也已有些規劃敘述的想法。畢竟盡我所能尊重曆史的同時,寫的到底也是水滸文...而又當如何糅合表述,關乎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正史、水滸人物故事的落幕歸宿,也需要好好構思一下....是以今日單更,明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