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仍在金軍掌控之中的各處山寨也不乏有易守難攻、四壁峭立的險要去處,地勢的確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付出一定傷亡進行猛攻的戰事也難免發生。兼之山嶺間地勢複雜,經軍中本處鄉籍的將士報說,有些方向或有羊腸小道,或有可供步軍攀爬的坡嶺足以抄後合圍那些地勢險要的軍寨,可是就算以金軍的兵力也斷然不可能漫山遍野的紮寨駐防,山嶺間也必然會有對方無法兼顧的漏洞可以突入,但也難保不會有金軍守兵伏於險處,但見有敵軍襲來企圖攀高越嶺,便將會驟然利用地勢發動伏擊......
如今雖然有金朝降臣提供軍情,可畢竟他們也隻知曉以金朝先前部署,又將會把守軍重點集中在那些地域嚴防死守,也斷然不可能盡皆知曉此間金軍細分布防於哪座高嶺、哪個山頭之上。於山嶺地帶由低處往高處進攻,該冒的險仍舊是要冒,是以由解珍與解寶兄弟兩個盤坡轉徑、攬葛攀藤,所率領的山魈軍將士經別部軍卒指路進行,抵至一處看似並非十分陡峭,的確也可供麾下多是走慣山路獵戶出身將士攀爬的山嶺下時,遂暫時駐足,一邊探覷周圍林野間是否有金軍出沒的痕跡,一邊環視周圍的地形,也準備攀越山嶺取道,抄後攻取其餘仍死守頑抗的金軍軍寨。
密林深處,先有步軍將士砍荊劈棘,動作也甚是輕悄,漸漸的清出一條條道路。畢竟按山勢從上邊往下探覷得一覽無餘,而由於視線的阻擋從下仰頭看覷也很難觀察到嶺坡之上是否有敵軍埋伏,也隻能注意周圍草叢林間是否又大隊兵卒活動的痕跡。又是一小撥山魈軍步卒利用山高林密的地形在解珍、解寶的率領下潛行穿梭,也在提防著也有可能伏在嶺坡上的金軍會發現己方兵馬出沒的動向。
此時的解珍、解寶身披的輕甲外還套著虎皮襖,腰裏各跨一口快刀,手中也盡提著鋼叉,他們兩人躬身前行,然後很快的匍匐在前方處突起的巨石後向嶺上觀望。但見得一派連綿不絕的崇山峻嶺,雖然算不得高逾萬仞的名山那般的高聳衝霄,但好歹也也有百十丈的高度,而易守難攻的嶺坡上叢林密布,的確也無法覷清是否有守軍埋伏,至於坡陡險峻,尋常獵戶怕是也難以攀爬。但是解珍、解寶畢竟於登州乃至周遭地界眾獵戶們都認他們兄弟兩個第一的翹楚人物,兼之多少年下來出沒於山林間的戰事磨礪,解家兄弟兩個自問要攀登上這等坡嶺,還難不倒他們兄弟二人。
在考察過周圍地勢之後,解珍、解寶二人對視一眼,其中解珍當即說道:“如果山嶺上當真有金軍埋伏,麾下諸隊兒郎攀嶺時難免損失慘重,先教一兩人攀高探覷,未必能爬上此間山嶺,墜將下去必保不得命。而稍有疏失,倒恐驚動了金虜守軍,遮莫還得是咱們兄弟出手,先前山嶺上看覷得清楚,再放繩索下去,教眾弟兄盡皆由此處攀嶺上來......而聽得先前那寇鎮遠麾下統領鐵驪部族兵稟明,說是此間地界喚作烏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