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章 江淮易幟,唾手得之(2 / 2)

淮西兵變七日之後,位於淮南西路光州治下通往京畿、京西路的官道之上,數千宋軍銳騎倉惶奔走,隊列之中大多將士神情沮餒敗喪,顯然已再無死戰的心思。而統領著這一撥騎軍往西北麵奔逃的大將王德驀的一勒韁繩,綽斧回身眺望過去,他怒目圓睜,雙眼當中仍似快噴出火來,也正咬牙切齒的嘶聲道:“酈瓊你這廝便是你與老子彼此向來看不入眼,好歹做了許久同僚袍澤的交情想不到你這賊子竟做下如此謀逆大罪,倒戈投降、擅殺上官,還引來亂黨賊軍侵吞兩淮州府疆土!俺如今雖勢不如你,可直待朝廷再發大軍來時,也勢必要取汝狗頭,為國除賊!”

然而王德實則也很清楚,論衝鋒陷陣、戰場殺伐,自己的本事固然遠勝過酈瓊,可偏生酈瓊那廝非但也善戰,而更長於與軍中諸部同僚來往結交。任他王德再是剽悍驍勇,於組織、協調諸部將士,審時度勢因時決策等方麵的能力上似乎比起酈瓊那反賊還差了些火候,否則的話如今也就不是那直屬部隊本來也隻有五千多人的酈瓊能煽動得四萬多宋軍將士一並嘩變倒戈,而他卻也隻能率三四千嫡係銳騎逃返撤離,聽候朝廷調任發落,其餘本來隸屬於劉光世統管的行營左護軍禁軍部曲,幾乎也盡數歸降於蕭唐齊朝

就算豁出命力戰死守,麵對軍力占著絕對優勢的齊朝大軍,以及大批被策反倒戈的宋軍兵馬,王德自知也絕無可能再挽回大局,為今之計也就隻有速速率領餘部軍馬迅速撤離至京畿、京西等宋廷管控力度相對穩固的諸路治下,疾向朝廷陳情報急,待調撥他所部軍馬由其他軍司主將統管,再從長計議如何奪回迅速淪陷的江淮地域大片的疆土。

然而王德與追隨他的部曲軍馬生得兩條腿、四隻蹄子固然可以逃,可是淮南東、西二路治下州府城郭卻逃無可逃。一時間大批齊朝兵馬在酈瓊乃至所部投誠將士的帶領之下,於江淮地區廣袤的地域上如蛛網般蔓延開來,往往一處縣鎮城池,隻須百來軍騎抵至城前,陳來意、詔安撫,便足以使得舉城軍民盡數投降歸順。淮西兵變後七的時間裏麵,先有海州、楚州、亳州、宿州、泗州、壽州、濠州等多處軍州治下幾近全部縣鎮易幟歸順,看來蕭唐齊朝趁著酈瓊策劃的這場兵變趁勢占據江淮地域全部州府縣鎮,也隻是早幾日、晚幾日的問題。

而本來坐鎮各處州府署衙的宋廷文武官員,再驚聞得齊軍大舉入侵鋒不可當,原本戎衛江淮各處要隘的宋軍將士大多卻調轉槍頭,反倒成了蕭唐攻取兩淮疆域的先頭部隊,當中棄城出逃,意圖速速返至宋廷陳情複命的有之,於齊軍兵臨城下之時,幹脆大開城門,率司衙府署內一應官吏獻城投降的有之大局已是如此,治下城郭已經被齊軍徹底隔絕開來,負隅頑抗卻還能有甚麼用?

當然除了絕大多數望風而逃、而降的宋廷州府府署官員,江淮地域中也不免會有個別執守一方,自問忠烈不負國家的剛直臣子身陷如此絕境,也仍抱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必死決心,依然竭盡所能組織治下軍民嚴防死守,抗擊大舉侵攻的齊朝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