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章 事態的進展,輕取下遼闊疆土?(2 / 2)

如今恁般局勢不似正史中那般倉惶登基的南宋高宗趙構當權執政,而按原本的軌跡劉光世也將會成為起先投從他元帥府而最須去倚仗的軍事力量之一。現在這等局勢之下,劉光世好歹還不敢違詔不遵,但是與蕭唐戎衛京東兩路的軍旅廝殺交鋒,一旦有些風吹草動,這廝立刻率軍遠遁逃脫,而再向朝廷推諉扯皮、百般辯解

可是就算劉光世再是善於迎合聖意,任他如何上奏辯解自己是為了顧全大局、保存實力,但如今在宋廷坐在龍椅上的官家也仍是趙桓。劉光世少了正史中的高宗皇帝趙構為他撐腰,總掌軍馬權職臨陣廝殺,卻丟了京東兩路大片州縣,而屢次避戰,也早惹得宋廷朝中群臣憤慨。本來轉任至湘地都監嶽飛征討鍾相起義反軍的張浚上書“劉光世驕惰不戰,不恤國事,不可為大將”,仍坐在龍椅上的趙桓遂按張浚所奏,罷了劉光世戎衛一方的主將軍權。

而臨潢府離宮之內,在聽聞得坐鎮兩淮地域的諸部宋軍主將已將易主這個消息,同蕭唐商議的眾兄弟臉上神情看來也並沒顯得如何輕鬆,當中便如花榮眉頭微蹙,如今既一並商議的皆是聚義的自家兄弟,遂也道:“哥哥如今已是建元稱帝,的確宋廷必然會窮思竭想的前來討伐,而本來非但有鍾相、楊進、王善、曹成之流牽製得宋廷軍馬,又有福建路範汝為肯聽從哥哥號令。再曾聽聞得與京東兩路戎衛的弟兄呈對持之勢的宋軍主將劉光世雖然趁勢大肆招兵擴軍,比起其他地界統兵的軍事主將,麾下管治得部曲人數眾多,可那廝怯弱避戰,而教咱們兄弟譏笑做長腿將軍

本來按我想來,劉光世那廝前番望風而逃,反倒教我朝趁勢占取得京東兩路幾近全部州府。前番宋廷又下令教那劉光世協同陳粹興兵來犯,那廝倒是碰之便跑、遇之責逃,向來龜縮不出不肯力戰,如今正趁著我朝傾力征討金虜,由那劉光世掌權坐鎮兩淮地界,對我朝而言反無後顧之憂,倒是好事。但如今宋廷罷了那劉光世兵權,又委命那呂祉撫諭兩淮宋廷諸軍,接替劉光世為帥,雖不知那廝本事如何,想來也不再會如劉光世那般避戰不出,而是趁著我朝兵鋒指向金虜之時,而不遺餘力的要往北攻討。恐怕鎮守京東兩路的眾兄弟禦戰防備,也免不得要應對戰事。”

而聽得花榮罷,蕭唐微微一笑,隨即長聲道:“按宋廷軍製也仍是如此,任意調更各處統兵主將,徒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而劉光世那廝再是畏戰不堪,好歹他也是鎮海節度使劉延慶之子,將門子裔出身,非但軍中士卒多有出其門下者,那廝處心積慮的趁勢招募兵馬做大,不他打仗的能耐如何,好歹還算能把持得麾下軍心穩固。而朝廷罷其軍權,另憑空調任來個素不相識的文臣做宋軍主帥,各部將佐各懷心思,軍心未必可用,想來也甚有可能另生出甚事端,而我朝也未必不能從中取利”

自己通過對後世史載傳記的了解,而推敲如今那些史上留名的人物心思,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又將會引發得事態會如何發展這些事蕭唐固然不便向花榮的兄弟明言。但是當他聽聞接管劉光世軍權,受朝廷重任都監兩淮一帶宋軍諸部的主帥人選,也仍是都督府參議軍事,時任兵部尚書的呂祉之後,按蕭唐想來有一些正史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如今看來也依舊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