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章 廟堂之高,國事政略(2 / 2)

劉彥宗這個正史中金國衍慶功臣裏第一個入選的漢人重臣,畢竟作為北地漢臣派係中資曆最深的人物,是以蕭唐為安撫其他文官降臣,遂將他推舉上副相這等綜理政務的權職要位。然而同樣被賜封為衍慶功臣,綜合金國曆朝各代執宰人物中被推崇做賢相代表,如今官居吏部尚書的韓企先也已然展現出其高超過人、出類拔萃的行政能力,以招撫提拔才能出眾的良臣為己任,彌縫闕漏,密謨顯諫,也必向蕭唐詳議推舉。

加上奉旨招撫燕雲之地各處州府的郭企忠盡心竭力,但凡蕭唐揮軍攻取燕雲十六州時或是擒拿捕獲,或是散落各處一時流亡,或是直接開城納降的降臣當中,又有時立愛、蔡鬆年、張斛,以及本來身為遼朝降金漢臣的代表人物,卻與虞仲文等人一並為叛金投宋的張覺所殺的左企弓之子左泌以及趙匡胤立宋代周後族裔散落於北宋與遼朝各處,倒與柴進為同宗族親的柴思議等本來於遼、金兩朝皆屬世家官宦顯貴的漢人良臣。

蕭唐亦將這些降臣安插到政權中樞各司衙官署當中,當中也尤以正史中同樣曾於金國朝中曾官居相位的時立愛最受重用。

雖然此人因降金之舉也會被世人詬病為不受臣節,也正因為他拒宋投金,而會教後世對這段曆史的認知不過一知半解的,卻夾雜偏激極端民族情緒的一些人痛斥這個家門世世代代都是做為遼朝臣子,與宋朝本來就沒半點幹係的人物痛斥為投從韃子的走狗漢奸。然而恰恰也正是因為宋廷當初曾多次下詔引誘時立愛歸降投從,偏生他對宋朝極為排斥而死活不肯應詔,甚至還告誡宗族家人都不得投宋為官,蕭唐啟用提拔他也更為放心,畢竟這時立愛促使北地戰亂浩劫後民生得以迅速恢複,他的施政才幹同樣出類拔萃,是以蕭唐直接任命為敷文閣學士參輔政事。

至於其他蔡鬆年、張斛、左泌、柴思議等降臣,這些人或是文采斐然,或是與正史中司掌各部職事在任期間頗有政績。按原本的軌跡他們也是都在金國朝堂中踏踏實實做官辦事,盡著本分職責。而蕭唐也是按當初完顏阿骨打之法招撫這些漢人降臣凡遼朝一品以下的官吏,投順者皆可繼承先前基業,諸般大官員也都可保原來職位,且量才錄用,提拔當中賢才委以破格重任。也促使得新朝新氣象,好歹齊朝從朝堂權力中樞,再到地方上官製、政體等各方麵順利得以推行確立,而完善建立得一個國家應有的行政體係

是以如今恁般時局,蕭唐也不由尋思道:饒是子國君坐鎮京師,總掌權柄,自當是不宜輕出可是不宜輕出也不是決計離京不得。而如今朝堂政體完備,中樞官署府衙各司其責,倘若真有必要時我是否也可暫將權政交予許貫忠等兄弟代勞,而禦駕親出去經手處理那些終究枯坐於朝堂中也不得辦得妥當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