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章 國號隻一字,講究卻多著呢(2 / 2)

至於循讖語義的方式似契丹人建立遼朝,是取遼在契丹語中是镔鐵之意,寓意國家如鐵堅強,而完顏阿骨打偏生要壓在遼國頭上,取“遼以镔鐵為號,取其堅也,镔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壞”之意便以金為國號,而後世蒙古元朝取國號則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又有因以蒙語“戴青”謂之善戰,又因五行水可屬火的明朝而取國號大清的朝代除取繼承舊主的稱謂、紅巾明教的派係、按五行朱明克製北方屬玄冥元朝等眾多因由立國號的明朝之外,幾乎都是以少數民族統治階層為班底建立的政權。

然而在如今時節恁般國號稱謂,也仍是不符合於中原正統王朝更迭之製,是以按蕭唐想來,如果致力於要創造個大一統的強盛朝代,也仍須符合以漢民族文明曆朝各代自古以來所傳承的傳統,是以按循讖語義擬定國號的方式,也被排除在選擇的範圍之外。

至於尊崇沿襲,建立者大都尊崇周禮,諸如南北朝宇文覺建立的北周,武則改唐建立的武周,五代時過郭威建立的後周五胡十六國中匈奴人劉淵、五代沙陀族劉知遠以尊奉漢代分別以得賜姓複漢,漢高祖劉邦後裔的名義所建立的漢趙(先稱漢王,後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後漢周這個字,也可以在蕭唐的考量範圍之內,然而自己雖然是漢家兒郎,但是來到這個世界自己的意識是附在了南遷宋境的遼人子裔身上,那麼仍尊崇沿襲定國號為遼?由耶律遼朝變作蕭遼休與蕭唐按中原正統王朝傳承之製、並沿用漢製朝代定名的想法極為不符,如此也隻不過是能夠有效的拉攏舊遼時節的耶律宗親、契丹舊部與前朝降臣,可除了這個益處之外,這遼國滅亡還不算年頭極久呢,這就便要複辟舊王朝?是以根本連想都不用多想,便直接被蕭唐排除。

那麼是從封爵屬地以及據發跡地的方麵去考量,蕭唐早年曾被宋廷封為橫海郡開國侯爵,而橫海郡屬滄州,滄州地界古時於西周屬邢國、春秋末期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是以邢、晉、趙三字也在國號可供的選擇範圍之中;而蕭唐如今占據燕雲之地收複燕京便意欲自立稱帝,也將會是權力中樞所在的去處亦可取燕字為國號;而蕭唐當初嘯聚於青州二龍山、濟州水泊梁山,雖是招聚得綠林兵馬,但如今已抗擊征討金虜,反抗宋廷暴政的義軍出身之所在,青州古時地始歸於齊。曆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而更早時由秦朝行郡縣製時於本地設立齊郡;濟州大半地界與春秋戰國時曾屬魯國,後也曾屬宋國,而又曾為齊國所取,那麼除了於方今趙氏皇朝國號相同的宋,還有齊、魯二字,也在可供考量抉擇的國號之內。

是以除去蕭唐自己作想的考量之外,又有被召集來齊議商討的文武臣子在兩三個時辰內引經據典、商討提議,最終國號的選擇,基本也就確定要在燕、齊、魯、邢、晉、趙、周這七個字當中再擇選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