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章 叛遼反金,耶律宗室(2 / 2)

但是耶律餘睹這個遼朝的宗室子弟,先前既然曾投金複叛,有朝一日卻又會不會再生出背反自據的心思?

雖然於尚有遼東保州的耶律答裏孛、耶律國珍、耶律國寶等遼朝皇族,可是他們屬於北遼宣宗耶律淳一脈,也被祚帝從宗室譜籍中除了名。而耶律答裏孛一介女兒身,國珍與國寶兄弟二人也都是那種隻好飛鷹走馬、打熬武藝的典型契丹貴族兒郎習氣,也沒甚麼城府心術藏不住心事,於政治權謀上而言,活脫脫就是兩個愣頭青。至於誰當皇帝,耶律國珍、耶律國寶等人自知也沒有複辟社稷的能力,他們幾人所圖的,就是不願意教女真人反而坐穩了這片江山世世代代反來統治契丹諸部,而遼將派係裏麵又有這等賀重寶已經完全倒向了自己這邊的要員從中翰旋,蕭唐幾乎也不必憂慮如今棲身於己方勢力治下的耶律氏姐弟幾人另會掀起甚麼風浪。

可是以耶律餘睹的資曆與城府,他也絕不會像國珍與國寶哥倆那般思慮的相對單純。雖然早在耶律淳被擁立為錫皇帝,而曾降封祚帝為湘陰王之前耶律餘睹便已經叛遼投金,甚至也曾做為金軍前鋒反過來攻陷遼朝州郡,是以耶律答裏孛、耶律國珍、耶律國寶等人多半也多半對這個早先便叛遼的宗室長輩心懷怨意。可是就算在遼朝故土建立的金國政權被推翻,可是新建立起來的國家宗室已不再姓耶律,再加上先前先前迫於時局也肯聯合抗金的奚王蕭幹,這些先前在遼朝便久經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前遼朝臣子可也未必會死心塌地的任憑遼地再易其主,而任由著他蕭唐稱霸稱帝。

可是隻眼下而言,耶律餘睹恰逢其時的背反,也立刻為己方大軍攻取下燕京掃清開道路,也務必須好生安撫才是。蕭唐遂令大軍啟程開撥,直向耶律餘睹如今率部駐紮的涿州治所範陽城行去。隻數日過後,待蕭唐率領幾撥親隨部曲行至城前時,先前已得快馬前來傳報的耶律餘睹大開城門,並親自率領城內以契丹族裔為主的心腹軍將前去接迎。

數百騎人馬如風一般駛出了範陽城門,直抵至蕭唐所部軍馬三四十步麵前紛紛勒住韁繩。而蕭唐也已覷見又有十幾名軍中將官扮相的騎士簇擁著個中年又往前行出十餘步,那中年雖然身披甲胄,但是連同一眾騎士在內並沒有攜帶任何軍械兵刃,但見他五官端正,舉止間又透著一股英武起,而那中年漢子蕭唐瞧著依稀也覺得眼熟,果然也正是當年那位雖然也曾結識,但彼此算不上深交的遼朝宗室重臣。

至於耶律餘睹自然是一眼便覷定了蕭唐,他當即與親隨的契丹軍將一並幹淨利落的滾鞍下馬,驅步上前數步後便又齊齊跪拜下去。耶律餘睹更是眼觀鼻、鼻觀心的垂首道:“不才耶律餘睹,本來遭佞奸構害,隻不甘就此枉死,曾為投金降臣也深以為愧。然大遼江山傾覆之勢難以挽回,可歎當初故朝奸邪當道、蔽塞賢路,我本為契丹宗室,縱使有意舍命赤心報國,反要無謂斷送性命。

如今卻眼見女真窮兵黷武、猖蹷無道,在下久不自安,亦不甘就此背負背遼降金的罵名再苟活下去,而大丈夫欲將功贖罪,另於國事謀建大業,也須當擇明主而事。而蕭帥識度宏遠、秉仁蹈義,震懾得金人震恐。如今興義師而來,安邦定亂、重整山河,在下慕蕭帥威名久矣,故而如今願攜三州軍士投誠歸附,他日與我數萬兒郎前驅效死,以供蕭帥驅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