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隻是數百女兵,然而這些木蘭營騎軍策馬而馳的架勢,也多是在嫵媚中透著三分颯爽,猛的瞧來也分毫不遜於男子將士。而這一路下來也是順風順水,在前開道探覷的女兵自然也都較為放鬆,時不時騎眾當中杠鈴與銀鈴也似的笑聲驀的響起,並交織成一團,又正值是風和日麗時分,也能斷定左近處根本不會有任何與蕭唐所部義軍的成隊兵馬出沒,是以就木蘭營女兵在策馬行進時有有笑,顯得十分的輕鬆與寫意。
至於蕭唐的妻室蘇瑾娘、唐芃秀、李師師,以及許貫忠之妻花妹、林衝之妻張氏、花榮之妻崔氏、瓊英之母宋貞娘、秦明之妻、徐寧之妻,阮二之妻與老母、葉清之妻安氏加上帶攜幼子宋安平的宋江之弟宋清遺孀同程婉兒、錦兒等等眾多性情偏向於文弱的女眷,也都安坐在廂車當中,其中,還要算上也獨處在車中默然輕輕安撫懷中幼子張國祥的孫二娘,或是哄著幼子幼女,或是與自家姐妹笑嬉鬧著。
不止是有木蘭營的女兵,除了與渾家顧大嫂並肩坐在一輛廂車前的孫新,葉清、杜興、杜遷、宋萬這四個頭領率領男丁軍卒,與女眷車仗下意識的拉開了一定距離,而男女頭領之外,統領的男兵女兵合計千餘人上下,先是有兵馬護送出了梁山泊,先是有李應、徐寧等頭領以及仍然坐鎮於梁山大寨的晁蓋、公孫勝相送,經過陳文昭、時文彬等投效於蕭唐的州府官用心竭力的治理民政,大戰過後的京東兩路北麵軍州,治安民生也都漸漸趨向於穩定,縱然便有零零散散仍會盤算做剪徑勾當的廝鳥,有哪個不開眼的敢這時前去冒犯在本地聲望已臻頂峰的蕭唐與眾好漢豪強家?而過黃河時,也有阮七、張榮率領搗海軍將士差撥大船舶渡河接引,是以這一路下來教眾人看來,也是風平浪靜,看來並不會生出任何差池。
至少是在眼下
而一行車仗前麵,也有從來都不甘於戰陣廝殺會輸於男兒,也身具一身本事,確實巾幗不讓須眉的幾員女將策馬前行,就在於前方探覷的木蘭營女兵後方。而當中除了高展綾、扈三娘之外,先隨自家夫君與兄長抵至大名府,但通過先前來往快馬通報時,急於同姐妹相見而趕來的龐秋霞、瓊英二人,以及隨韓世忠征討收複高唐、博、德等失陷軍州,因戰事順利,卻又似乎因與潑韓五有些爭執而至大名府又向蕭唐詳細稟戰情的梁紅玉,以往女兒家在梁山後宅時便時常來往、感情頗深,何況身為女子身也同樣常好打熬本事而與高展綾、扈三娘等人甚有共同語言,故而得知蕭唐妻兒與眾家要北上之後也特意前來接迎。
隻是幾員女將正笑時,其中扈三娘忽的對梁紅玉道:“妹妹,見你怔怔出神,卻是有何心事?”
--------------------------------
(若水滸原著盡可能與正史年份應合的軌跡,宋江三打祝家莊應是在宋徽宗政和八年,也就是公元1118年1月至月間,扈三娘出場時年齡沒有細表,但有婚約未出嫁,年齡應是在十六七至二十左右浮動,而正史梁紅玉明確有表出生於110年,就是北宋崇寧元年,是以無論怎麼算,按扈三娘應要比梁紅玉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