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請所有人員注意,即刻進入預備作戰狀態“準備炮擊”。
甲板上的所有後備人員迅速撤離,運送彈藥的官兵放下手中沉重的彈藥袋後,有的來不及撤離,就近貼在厚重的覆甲舷側蹲下,兩個手緊緊的捂住耳朵。
而炮位上的士兵們已做好了炮擊前的一切準備,手拿著火把隨時準備點燃引信。
“威遠”號風帆鐵甲艦沿著前方的戰列線筆直向前行駛,很快與荷蘭皇家艦隊排位第三的“薩卡-格拉利什”號交會對錯,雙方在船頭交錯後,隆隆的密集炮聲隨之暴響起來,大片大片的灰黑色硝煙團升騰而起。
猛烈的炮擊又開始了,在炮位上的每一個士兵都在單調的重複炮擊動作,盡可能的在兩船交會對錯期間,打出盡可能多的炮彈,給予敵艦以致命創傷。
如果細查就能夠發現,荷蘭皇家遠征艦隊打出的炮聲沉悶而有力,每一輪齊射,炮聲都可以清晰的數出多少下來。
這說明他們打出的炮彈,是以毀傷敵艦的鑄鐵炮彈為主。
反觀南洋海軍打出的炮聲暗啞不清晰,仿佛沙啞的老人咳嗽一般,但卻讓人毛骨悚然。
因為這說明南洋海軍打出的炮彈都是特種彈,尤其以葡萄彈,霰彈,鏈彈為主,打出的實心彈隻有第一輪的燒紅鑄鐵炮彈。
當荷蘭皇家海軍艦隊司令長官博格坎普-範-荷爾斯泰因中將發現這一點時,整個荷蘭皇家遠征艦隊已經深陷血戰之中,並且遭受到了重創。
每一輪交錯炮擊,荷蘭遠征艦隊打出的都是圓形鑄鐵實心彈,“薩卡-格拉利什”號一側船舷布置上下兩層炮擊甲板,共26門火炮,是海上決戰決勝的主力風帆戰艦之一。
一輪炮擊,也隻能打出26顆炮彈。
反觀“威遠”號風帆鐵甲艦,僅在甲板表麵的一側布置了15門火炮,每一輪炮擊卻能打出上千個致命的葡萄鐵蛋,三角鐵塊和不規則切削零件,呼嘯而過的彈雨密密麻麻橫掃過甲板。
在風帆上打出大大小小的豁口,切斷了纜繩,將暴露在外的荷軍官兵打的渾身如血篩子一般,傷亡極其慘重。
一旦打進炮門裏,正在緊張操炮的荷軍官兵幾乎無一幸免,呼嘯而過的鋼鐵彈雨殺傷力極廣,甚至連身後指揮作戰的軍官以及往來的士兵都會遭到波及,渾身是血的栽倒在地。
從炮擊效果看
荷蘭皇家遠征艦隊在為首的兩艘蒸汽鐵甲火輪船以及緊接著跟上的風帆鐵甲戰艦舷側,砸出了大大小小各種密集的彈坑,打的就像麻子一般。
但實際作用並不大,既無法毀傷蒸汽動力,殺傷敵軍人員寥寥無幾。
反觀南洋海軍使用特種彈的效果就明顯的多,已經陷入艱苦炮戰的前麵幾艘大型風帆戰艦上,甲板已是一片血色,死傷枕籍。
而如今的戰列艦對轟僅僅交錯了三分之一,荷蘭皇家海軍遠征艦隊的傷亡已經達到讓人頭皮發麻的程度。
這輪兌換,可以說虧到家了。
可惜博格坎普-範-荷爾斯泰因中將發現這一點時已經遲了,壓根無力挽回。
受限於當今時代通訊聯絡手段的落後,位於戰列線前端“貝林厄姆”號上,正處於艦炮對轟狀態的旗艦,壓根無法讓水手通過旗語向後傳達消息,改變戰術。
荷蘭皇家海軍艦隊儲備的特種彈很少,八成以上都是圓形鑄鐵炮彈,想要臨時更換也來不及。
搬到炮位上的都是這些圓型鑄鐵炮彈,隻能有什麼打什麼。
此刻知道中計的博格坎普-範-荷爾斯泰因中將雙眼發紅,就像被激怒的獅子一般大聲命令道;“升起決戰旗,我們要和這些卑鄙的東方人血戰到底。”
準備不足,那隻有拿人頭來湊。
博格坎普-範-荷爾斯泰因中將準備硬扛過這一輪的風帆戰列線對轟,下一輪反身再戰的時候,對炮擊戰術再進行調整。
想法是好的,可真的來得及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