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俗話說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每個人都應多做善事。

這不,山窪村的唐生就是因祖祖輩輩行善積德,不僅延年益壽了,而且還生了一個大胖兒子,聽著都新鮮的事情,但還就是發生了。

山窪村地處萊北縣的一個偏遠山裏,地兒雖然不大,但有山有水,全村百十戶人家種地砍柴,自給自足,日子過得倒也安生。

唐生家也是山窪村的老住戶了,但村裏的住戶百分之九十九都姓張,隻有唐生家一戶姓唐,連村裏的老壽星們也說不清楚什麼時候開始會有一家唐姓開始在村裏居住了。

唐家在山窪村雖然是外姓,但口碑一直很好,祖祖輩輩沒有什麼家產和特別手藝,可是他們代代都是熱心腸,一直與村裏人和睦相處。

與村裏其他人家相比,唐家一直有個不能對外說的尷尬,那就是自唐生的父親上倒幾輩,從唐生還記得的祖宗說起,也就是他爺爺的爺爺開始,唐家就是一直過繼別人的孩子來傳宗接代的,說來也真奇怪了,就是代代不生,村裏人也是一輩一輩的拿唐家的事情來說笑。

唐生的父親三十歲的時候正趕上******,村裏來了許多逃荒要飯的乞丐,由於一直沒有生養,便抱養了一對逃荒夫婦已滿兩歲的孩子。

自從抱養到孩子,便給他取名叫唐生,就是希望這孩子將來能夠生一個自己的孩子,免得再被別人嘲笑。唐生自小就身體很棒,在那年代,雖然是少吃少喝,但從來沒有得過任何毛病。

轉眼唐生也已經到結婚的年歲了。父親再征求了他意見後,拿出了所有的積攢,為唐生在臨村娶了一個身體結實的媳婦。自那以後,唐生的父親就整天盼望著能夠看到自己的孫子出生,然而五年一轉眼過去了,兒媳婦的肚子一點反應都沒有。不是兒子不行,而是兒媳婦就是懷不上。

唐生的父親終於還是沒有看到孫子的出生,便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一睡不起了。據唐生回憶,他是清晨聽到父親幾聲大笑之後,連忙跑到父親的房間查看情況,但發現父親身體已經冰涼,不知道什麼時候早已歸去了,但那響亮的笑聲明明是剛剛發出的,這讓唐生心中一直疑惑不解。

唐生在好心村民的幫助下,在遠離村子的北山自家祖墳安葬了父親。

唐家的祖墳在北山的一個微微深陷的山窩處,唐生每年都會按照習俗定時來到祖墳祭祖,每次來的時候都會用上半天的時間。不是唐生偷懶,而是唐家的墳院是越來越大了。

下葬父親後,祖墳裏已經有十一個墳頭了,按照當地的習俗,因為不是親生血肉,所以每座墳都按序右下傾而起,唐生如此算來,如果自己哪一天要是進入祖墳的話,十二座墳頭剛好占滿這個不大的山窩。

唐生的父親死後第四十九天,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末七。唐生天不亮就帶著紙錢來到了祖墳,卻意外看見一個須發皆白道士模樣的老者站在父親的墳頭前。

唐生很是吃驚,因為他知道家中並沒有任何外麵的親人和朋友,不知道老者怎麼會這麼早出現在自家的祖墳,剛開始的時候,唐生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什麼不幹淨的東西。當唐生確定老者是個有血有肉活人的時候,才主動上前攀談起來。

老者也不避諱,說是來還唐家先祖的一個許願,但發現當今的社會早已不再如前,不僅還願恐怕不能實現,而且看出唐家還會就此斷了根源。

唐生很是不解,老者拉著唐生遠觀唐家祖墳。在老者的解釋下,唐生眼前祖墳中的十一座墳錯落有致,忽而越影越動,竟宛如一條即將要騰空而起的飛龍。

唐生哪見過這般場麵,心知遇到了高人,連忙撲地跪倒,求老者給予指點迷津,解災解難。

老者歎了口氣,便從唐生帶來的燒酒中取出一杯酒,並自破中指向酒杯中點了三滴指血,讓唐生喝了下去,並叮囑唐生入夜需即刻與妻子同房,便可解了眼前的大難……。

唐生還要再問,老者擺了擺手,自行離開了。

當時唐生雖然有一肚子的不明白,但不敢不信,回家入夜後便和妻子嘿咻起來,一直到疲憊的睡去。

當夜子時,唐生家的小黑狗在院中狂吠不止,但一會便低鳴的躲到了狗窩。

而同時,院中隱隱約約有聲音在說:“回去吧,不是我們不帶他走,而是帶不走他……”。隨即,院中一片寂靜。

說也奇怪,不久後,唐生的老婆竟然懷孕了,這第二年還竟順產了一位男嬰,唐生自是喜出望外,給孩子取名叫唐銘,取義為銘記大恩大德不知名的老者。那一年剛好是一九八九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