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見自己說服不了珍妮,就同意了珍妮的想法,因為陳莉知道自己想阻攔珍妮的決定是阻攔不了的,既然珍妮已經向她提出了這個請求,想必是她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陳莉沒有很強烈的阻止,她隻是勸勸而已。隻是陳莉很舍不得珍妮的離開,想想這一年多來倆人經曆了很多次的合作和同甘共苦,在工作中培養出來的感情,這份感情既有同事的友誼又有姐妹的情分,陳莉真的是很舍不得,但她不了解珍妮的真實想法,更無法解開珍妮要離開這個茶吧的謎團。
其實珍妮非要離開茶吧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生活的真實原因,就是為了再一次逃避對李啟民和SHI先生的感情,她想用辛苦的工作來忘記這紛繁複雜的情感。人世間就這麼奇怪,越想得到的越難以得到,越容易得到的你卻不想要。記得張愛玲在哪一篇散文裏曾寫過:一個女人,年紀大了,青春不再卻還懷著情愛的願望,這便隻有招來無窮的煩惱。這句話在這裏看似不大合適,但確有他的道理。
陳莉最終同意了珍妮的離開,她分給了珍妮一筆不少的股份和紅利,足夠珍妮回內地去購買一套房子。
然而,珍妮沒有回到家鄉,而是決定去四川涼山,因為她曾在孤兒院看見過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照著的是,在滿地積水一個破爛空蕩的教室裏,一名老師站在豎起的黑板前認真地講課,幾十名充滿渴望和求知的孩子站在同樣的課桌旁認真聽課,這就是涼山依達鄉的某小學,那裏是一個少數民族,山高人煙稀少,生活很貧困。
珍妮決定悄無聲息地離開N市,不想打擾任何人。她和剛來N市時有幾分相似,手提一個紅色的大箱包,身背牛仔大布包;之所以不同的是,剛來N市時,對N市充滿著好奇和幻想;而現在則是,N市教會了她很多東西,使她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幻想走向現實。
當珍妮走出茶吧大門時,她看見了站在門外的昔日同事和朋友,方劍送給珍妮一袋水果,說是帶在路上吃;畢歐西則帶著小楊來見珍妮,聽說他們倆是很好的一對情侶,倆人很是相愛,珍妮為此上前給他們祝福;還有其他的同事都一一地握住珍妮的手,希望她路上多保重,一切都順利。
珍妮坐上出租車後向同事和朋友們揮手告別,她沿著她想去的路開始邁進。
後記:我一直不知道珍妮離開N市的消息,也不知道她現在在何處,我是在她離開N市後的半年,就返回老家結了婚,她的個人情感和生活狀況究竟怎樣,我不得而知,她留給我的唯一紀念是一首佛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謝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力;
感謝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