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機巧辯義利(1 / 1)

國學常識

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道德經》又名《老子》,一共81篇,5000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他把“道”看作是世界的本源,認為宇宙是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而發展變化的。老子哲學的精髓是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還提出對立麵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麵。為了防止走向反麵,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認為隻有“無為”才能“無不為”。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學故事

李老聃西行,路經函穀關的時候,關令尹喜把他請到自己家裏作客。尹喜有兩個孩子,老大一臉老實相,老二長得聰明伶俐。

尹喜手裏拿個元寶,一邊擺弄,一邊問老聃:“先生,你看,這兩個孩子,我以後跟哪個孩子的享福?”老聃沒回答,坐在旁邊的一位客人插嘴說:“這老二,聰明伶俐,以後會有很大的本領,你就跟他享福!”老聃從喜手裏接過錢,用一隻手拿錢向老大說:“你打你爹一下,我把錢給你。”老大聽完後,睜著眼,不打也不接元寶。老聃對老二:“你打你爹,我把錢給你。”老二高興地瞪著眼,伸出小手,大了他爹一下,老聃把錢遞給了老二。

尹喜高興地說:“還是這孩子有辦法,以後我就能享他的福了。”老聃說:“要我來看,以後能讓你享福的是老大。”尹喜笑了:“先生,你從哪裏可以看出?”老聃說:“因為老大重義不重利,有真情;老二見利忘義,沒有真情。”結果在座的人都不相信他所說的話。坐在旁邊的那位客人笑著說:“可以這樣斷定嗎?”

幾十年後,尹喜告老還家,臥病在床。這時他的大兒子是一個窮人,二兒在外經商,手裏很有錢。老大整天守在尹喜的床頭。家裏東西因給爹治病賣光了,就靠要飯養活老人家。而老二聽說老爹尹病了,連理也不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