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當中,兒童們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人,他想嚐試自己的力量,並獨立支配自己的創造物--烏申斯基
來自同齡人的壓力
比利哭著從學校回到家,他是五年級學生中唯一的一個獲滿分的。然而他的朋友卻都取笑他,說他是個"書呆子",並明白地告訴他"如果你想別人喜歡你的話,就應該更擅於足球而不是數學。"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所遭受的壓力較大,但壓力的結果似乎不盡相同--少女們的遭遇更有可能使她們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
少女要比少男遭受更為沉重的人際關係壓力,這些壓力來自於她們與父母,以及與同學和身邊的同齡人的關係。
與此相反,少男們則在人際關係以外的其他方麵遭受了更大的壓力,比如在校表現。但像少女一樣,少男的某些壓力也來自於他們自身。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少女的情緒與身材矮小之間亦有聯係。處於青春期和青春期前的少女如果過分憂慮,其身高將比其他少女平均矮2.5-5厘米。以前的研究曾經證明,情緒緊張憂慮或沮喪的兒童,無論男女,生長激素的數量均低於一般水平。生長激素乃是一種刺激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生長的化學物質。所以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表明情緒特別對少女的身體發育與身材增高具有重要影響。
經過9年的觀察發現,少女的憂慮影響了成年後的身高。在考慮到諸如社會經濟條件等已知的影響成人身高的各種因素後,研究人員特別發現,憂慮的少女任何階段都比情緒始終健康的少女矮小。
少女被診斷出有情緒障礙的年齡越大,這種障礙對身高的影響也越大。在11-20歲時被診斷出有分離憂慮的女孩身上,情緒障礙與身高的聯係最為明顯。
總之,激素與情緒問題之間有某種聯係,但尚不知道究竟涉及哪種激素以及它們是否具有直接影響。難怪專家認為,盡管少男少女都應該學會妥善地處理生活中的壓力,但女孩子更應當學會如何進行人際交往,並且應該掌握處理各種壓力的正確方法。
與孩子一起麵對同齡人的壓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有了榜樣的作用,父母們就把同齡孩子之間的競爭看行異常重要,孩子一絲一毫的得失都時時牽動著自己。當父母以孩子的"成就"作為全家喜怒哀樂的晴雨表時,你是否意識到,正是你盲目的功利主義、慮榮感和嫉妒心不僅拉遠了孩子與你之間的距離,而且已經使孩子的身心壓力嚴重超載。
察言觀色,感知"對比"給孩子帶來的副作用。
自從5歲男孩邵陸開始學鋼琴後,他的母親陸豔紅就一直處於"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中。鄰家女孩,6歲的楊錚幾乎與邵陸同時開始學琴,一年過去了,楊錚的琴聲母子倆都聽得真切,"楊錚"二字就成了陸豔紅貶斥邵陸的動因。邵陸一直表現得無所謂,這更激怒了陸豔紅,她經常激動地敲著琴蓋說:"朽木不可雕",又說:"你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嗎?"
她一直認為自己心中的壓力傳至兒子那裏,還不及原來的百分之一呢。直到有一天,她苦習邀楊錚上門作客,順便為邵陸做指法示範,而邵陸把著門框極"憤怒"地對楊錚姐姐說"我不歡迎你來,我媽媽歡迎你,那是她一個人的意思"時,陸豔紅方才領悟到:比較產生的壓力已在邵陸心中結繭,它的應激反應就是在孩子心中產生對"榜樣"的某種敵意--這種敵意與嫉妒無關,而是恨"榜樣"剝奪了自己的無憂無慮,恨它造成了母子關係的疏離。
同齡人的壓力所起的作用
同齡人的壓力指的是孩子們之間的一種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有時是正麵的,而有時卻是負麵的。就象一些孩子在壞朋友的影響下一起去成幫結夥、酗酒吸毒、交女朋友、在學校裏調皮搗蛋等。
孩子上學後就會很容易受周圍同齡人的影響。它們可能來自教室、操場、食堂甚至是孩子聚集的任何地方。因而能夠自覺地抵禦不良影響成為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問題。
有些人認為,在人群當中,不應該十分突出,不要獨樹一幟,應該與其他人一樣。即不要穿得太好,也不要穿得太差;在班裏即不要得第一,也不要當最後一名,萬事隻求於一般就可以了。
大多數的青少年都不會正確地評價自我,他們害怕自身的缺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在鏡子麵前花費大量時間的原因。因為他們還沒有弄清內在美的意義,所以就需要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比較完美,而我們當今的社會也鼓勵這種外在美。據統計,青少年平均每到十六歲就會看到350000個廣告。例如"買我們的食品,你會變得更健美""用我們的牙膏,你的愛將會更加持久。"
作為父母,你應從小就教育你的孩子,告訴他們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來源於內在,而不是外表。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或者說,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這都是很正常的。教育你的孩子應專心於把每件事做得更好,而不僅僅是但求一般,隨波逐流。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善長足球。確實有一些人身體素質很好,比其他人更有運動的天份。但你也有你的長處:你善良,每個認識你的人都喜歡你;你有幽默感,你成績優秀,你用不著因為不會踢足球而感到自卑,你隻需盡你最大努力就夠了。
孩子抵禦不良影響的最強大的武器就是自信。指出他們強於他人之處,用他們的長處武裝自我;教會他們做正直的人,告訴他們"你現在已經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了。大膽地去做那些你認為是對的事情,而你應該為你所做的而感到自豪。"這樣會使你的孩子十分自信,同時有能力去自我判斷。你應告訴他們要有自尊心,有時認為自己不夠好是很正常的;讓他們將自己的不愉快的事講述給他人聽;讓他們知道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可以來找你。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沒什麼。當我感到困惑時,我就會找人談一談,如果我將我的問題說出來的話,這問題好象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你媽媽和我經常一起討論某些問題,這讓我們感覺非常好。你有權決定你想做的事,而且無論那是什麼,隻要你需要,我都會在你身邊的。"
鼓勵你的孩子,讓他們也同別的孩子談他們的心事。"我知道你有一個好朋友,你可以和她談談。我敢肯定她和你一樣也害怕參加那個舞會。去和她聊聊,你會感覺好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