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如期舉行,各國代表隊陸續進駐奧運村。孔琳也跟著新聞組來到了倫敦。可以看到自己從小的偶像馬傑在球場上拚搏的樣子她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了。
向遠在加拿大的親人報告抵達倫敦後,孔琳就開心的想著兩天後就可以和偶像再次見麵了。
孔琳的爺爺年輕的時候□□比較亂,家裏就花了大筆錢錢讓爺爺出國留學,後來在加拿大成家立業有了孔琳的爸爸。爸爸可不像爺爺甘願一輩子給別人打工,他大學上完就自己出去闖,有了自己的事業。所以孔琳小的時候都是和爺爺一起的,爺爺總是喜歡說起祖國,而且爺爺特別喜歡乒乓球,所以孔琳很小的時候就和爺爺學乒乓球,雖然打得不是多好但是卻打心眼裏喜歡。
大學畢業後就依然決然的回國在體育電視台當一名小記者,當然是在爺爺的激勵維護下,老爸可不想讓她回國。
她有個學長也是回國了,現在在做編輯,所以孔琳也算是走後門進來了,而後又在自己強烈要求下被分配到了乒乓部。現在那個學長也成了孔琳的男友,雖然被人說走後門什麼的,她到是不在意,現在這社會不是所有工作都是有能力就能得到的。
雖說是在乒乓部,但是實際上也不是完全服務於有關乒乓球的新聞,隻是大部分時間是有關乒乓的任務。尤其像孔琳這種新人常常是在別的部門需要人的時候隨時被挑走的,不過大多都是球類項目。
盡管如此她也是很開心能擁有這份工作,因為這樣她就有很多和偶像見麵的機會。雖然基本都沒有她采訪的時候,因為有前輩是專門負責乒乓類的采訪,他們對這個項目更加了解,他們和現役的球員和教練也都很熟悉。每次看到前輩和運動員交流時尤其是和馬傑交流時她就十分羨慕,因為她隻能在旁邊做些記錄的工作。雖然沒說過幾句話,但是經常見麵她和馬傑也算是認識了,有時候孔琳一行人去采訪的時候,兩人也會打個招呼。
但是運動員畢竟大多都是在訓練,而在訓練館他們基本是不接受采訪的,隻有兩三次拍小型記錄片的時候才在訓練時看到馬傑。其他的見麵地點都是在各大比賽上才能看到。
這次是四年一度的奧運會,這是孔琳從事記者以來參加的最高等級的一次運動盛會。而這也是馬傑的第三次奧運會了,也是最後一次奧運會了。
記得八年前還是一名小將的馬傑現在已經是國家隊裏是老隊員了。八年前馬傑初登奧運會時就是孔琳第一次知道馬傑的時候。酷愛乒乓球的孔琳當時還隻是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對當時還是小將的馬傑不甚了解,或者說那時候的孔琳隻知道世界頂級名將。誰想馬傑卻是一匹黑馬一直殺到了決賽,這個當時的毛頭小子一下子就出名了。大家都在猜測這匹黑馬會不會就這樣直接登上最高領獎台。孔琳也是欣喜的希望這個大哥哥可以奪冠。還半夜起來看直播,不過當然要悄悄的嘍,被家人知道肯定要訓她了,就算是最疼她的爺爺也不會同意她這樣的。
一個人坐在客廳,電視聲音開得小小的,隻是看畫麵。看到好球還要克製自己叫出聲,很擔心也很刺激。
可是越看就越傷心,馬傑已經輸了兩局了,現在第三局也快到賽點了,可是馬傑還是落後。雖然孔琳就像每一個球迷安慰自己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會知道結局的。但是最後的逆轉並不像電視裏那樣常發生,馬傑以第二的成績結束了他的第一節奧運會。
而孔琳就這樣傷心的睡在了客廳,第二天麵對家人的質問,她隻說了句,“馬傑輸了。”就沒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