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的探索與思考
程蔚東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圍繞“迎接黨的十七大”這一主線,唱響“科學發展、共建和諧”主旋律,不僅是黨和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作為黨的“喉舌”和主流媒體的廣播電視的最大政治、最硬道理和最根本任務。我們必須把抓好迎接黨的十七大宣傳報道工作視為加強思想鍛煉的重要機會、創新實踐的重要機會、素質提高的重要機會、隊伍建設的重要機會,精心組織,細致策劃,全力推進,努力為黨的十七大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近年來,浙江廣電集團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聞宣傳工作全局,充分發揮“第一媒體”重要作用,緊緊圍繞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重大戰略部署,重大主題宣傳不僅數量多、聲勢大,更在強化針對性和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上取得明顯突破,宣傳引導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得到了全省各界的肯定和讚譽。回顧近年來組織的一係列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下大力氣在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中有所突破,我們感觸最深的是三句話:謀在精準,重在貼近,贏在創新。
一、謀在精準,強化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報
道的針對性、實效性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取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製定了一係列適應不同階段發展要求的政策方針和工作重點。無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等,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加強自身建設、執政能力建設,帶領全國人民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與時俱進、曆久彌新的先進本質。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今年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準確分析了黨和國家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闡述了科學發展觀以及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若幹重大問題,清晰表明了我們黨對旗幟、道路、方向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鮮明立場及堅定態度。不僅為黨的十七大確定了“基調”,更體現了我們黨集體執政的新思路、新理念。
古人說:“文合時而作。”主流媒體作為黨的“喉舌”,不僅要科學解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深入宣傳胡錦濤總書記一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準確闡述我們黨在各個時期的重大戰略方針,更要善於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積極做好不同階段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主題宣傳報道。像浙江廣電集團這樣一個省級主流媒體,要做好這一點,我認為首先必須找準每一階段、每一主題的精確落點,做好“謀在精準”這篇文章,抓好三個結合部:
第一,找準中央方針政策與浙江省委探索實踐的結合部。省級主流媒體既要充分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以及我們黨在各個時期的重大戰略部署,也必須在宣傳工作中很好地體現省委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作的不懈探索和實踐,並將兩者有機統一。在迎接黨的十七大的新聞宣傳報道中,我們立足中央精神,結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全省工作目標,將“科學發展,共建和諧”主題進行梳理細化,分三個階段有序推進。第一階段,著力做好“貫徹黨代會精神,迎接黨的十七大召開”等三大專欄的五大係列選題。第二階段,積極做好“創造新業績,喜迎黨的十七大”專欄,力推“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等四大係列選題。而到第三階段,則全麵深化迎接黨的十七大的新聞宣傳報道,重點打造“創新浙江——年度經典”等五大新聞行動及宣傳活動,將“喜迎黨的十七大召開”與“科學發展觀在浙江的實踐”兩者融為一體,突出宣傳針對性。
第二,找準省委方針政策與浙江社會發展實際的結合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準確寫照。主題宣傳報道既要生動展示浙江省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繼續走在前列”進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嶄新氣象,同樣應客觀反映在長足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現象,力求宣傳報道更加準確全麵。在去年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農村建設優秀帶頭人”主題宣傳中,我們並未簡單陶醉於浙江新農村的鶯歌燕舞、欣欣向榮,而是把宣傳先進典型與帶動落後地區發展作為切入口,把文章做在了“表彰帶頭人,動員全社會,建設新農村”這一關節點上。今年,圍繞著省黨代會提出的“五個堅持、五個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浙江新農村建設麵臨的新情況、新形勢、新問題,我們把著力點放在了宣傳基層組織、現代農業和公共事業上麵。口子雖小,但落點準確,進一步彰顯了新農村建設報道的示範效應和促進作用,得到了全省各界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村幹部群眾的充分肯定。
第三,找準黨的方針政策與民眾願望和需求的結合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係”是我們黨的基本執政理念。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主流宣傳必須麵向基層,全麵把握廣大群眾真實自然的生活狀況和生存狀態,準確反映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急,把滿足和服務於人民群眾的願望以及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在迎接黨的十七大的主題宣傳報道中,我們圍繞省委提出的“作風建設年”、“全麵改善民生”等重大舉措,與省糾風辦、杭州“12345”市長公開電話等合作,精心篩選部分政府關心、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與事件,陸續推出了“走進矛盾,破解難題”、“火紅八月,心係群眾”等一係列體驗式報道,跟蹤解決過程,采訪職能部門,在黨和政府與普通群眾之間搭起溝通橋梁,起到了疏解群眾情緒、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
實踐告訴我們,作為省級主流媒體,隻有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全麵了解本省實際,及時把握民眾願望,並將三者有機地統一於宣傳主題中,才能確保各階段的主題宣傳報道落點準確、切入合理;才能使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報道更好地體現針對性,突出實效性。
二、重在貼近,提升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報
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貼近”是黨中央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自覺遵守、時時謹記的行為準則。廣播電視作為“第一媒體”、宣傳戰線的重要排頭兵,使命艱巨、責任重大。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從認識、行動、情感三個維度深入推進“三貼近”。這也是確保不斷增強迎接黨的十七大宣傳報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必須確保認識到位。在新聞宣傳領域,宣傳工作者始終麵臨著如何才能“做正確的事”以及“正確地做事”這樣一個問題。“做正確的事”是思想論,“正確地做事”是方法論。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經濟工作搞不好要出大問題,意識形態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問題。”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最好的發展期和關鍵的轉型期,社會結構深刻變動、思想觀念深刻變革、利益關係深刻變化,民眾價值觀念日益多元、多樣、多變,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交流、交鋒,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新聞輿論與黨的執政能力聯係在一起,視新聞輿論為加強黨執政動員力和組織力的無形手臂和有力抓手,是黨的群眾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它擺在了關乎人心向背、事業興衰、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高度。毫無疑問,主流媒體必須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確保導向正確、引導有力,作為最大的“三貼近”。隻有首先確保“做正確的事”,才能更好“正確地做事”,實現思想論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否則,就容易因新聞宣傳問題導致其他問題的發生。
其次,必須確保行動到位。貼近實際重在事,貼近群眾重在人,貼近生活重在事與人的統一。我們在推進這次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宣傳報道中,根據不同主題,采取了不少務實深入的做法。比如,在開展“作風建設在浙江”主題宣傳中,記者兵分幾路,深入基層,遍訪漁樵耕讀,曆時近一個月,努力把各市縣委書記蹲點調研中最具個性化的細節、最具新聞價值的現場,以很生活、很新鮮的媒體語言給予充分展示;在推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主題宣傳中,我們鼓勵“衛視七姐妹”深入全省各地蹲點采訪,組織“強強對話——小強走進百強縣”,用自己腳踏實地獲得的所見所聞生動展示“魅力新發現”;在實施“共產黨員為民心聲”主題宣傳中,我們要求記者開展深度采訪,把目光聚焦農村,把話筒伸向群眾,挖掘群眾身邊的事例,大力宣傳創業創新、百姓信賴的先進村支書典型。這些主題宣傳報道,都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為黨的十七大的召開營造了很好的氛圍,無不是因深入而精彩、因深入而生動。
再次,必須確保情感到位。貼近既是空間上的接近,更應是情感的相通和心靈的融合。單有表象的貼近而沒有情感的到達,做不到“行由心動”,那就不過是一種行為秀,難以引發與廣大群眾真摯強烈的情感共鳴。去年在紀念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主題宣傳中,我們推出了大型新聞行動“新長征路上的浙江人”,以四十期的係列報道內容,半年時間連續播出的規模,濃墨重彩地宣傳了浙江人在長征路上的新長征。采訪團一行從江西瑞金出發,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足跡,翻五嶺,跨湘江,爬雪山,過草地,縱橫八省六十個市縣,曆經“山高路遠坑深”,“屈指行程二萬”。正因為這一路的真情砥礪,激起了采訪團一行滾湧的情感波濤。於是,他們發起了幫助貧困孩子、慰問老紅軍、認護長征舊址等一係列公益活動,得到了一大批青年誌願者和全國觀眾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也使這組主題新聞宣傳,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思想內涵上,都遠遠超越了原先的創意策劃,實現了全新的升華。假如沒有這份貼心、缺乏這份情感,我們的采訪實踐就容易變成“為行動而行動”,難以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盼,就做不到言為心聲,也難以形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此,隻有讓“三貼近”對思想認識和實踐行為形成全程關照,才能使新聞宣傳更好地貼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實際,更加真實生動地反映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偉大實踐;才能使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報道不斷往深裏做、往實裏做,受到領導肯定、群眾歡迎,“正確又好看”。
三、贏在創新,增強迎接黨的十七大新聞宣傳報
道的引導力、競爭力
“文以載道而著,道以文新而彰”。新聞媒體每天麵對並報道著大量生動新鮮的事物,本身具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要求。創新,也是媒體宣傳的活力之源。在傳播渠道日益多樣、輿論競爭日趨激烈、受眾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主題宣傳報道如果千人一麵、千篇一律,很難真正形成持久強勁的引導力和競爭力。因此,必須不斷探索宣傳規律、新聞規律和廣播電視傳播規律,努力在內容上求活、形式上求新、手段上求變,不斷推進創新創造。今年,我們迎接黨的十七大的新聞宣傳報道,在總結前些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注重發揮媒體特色優勢和集團化優勢,著力在新聞欄目差異化構建、主題報道係列化打造、重點項目協同化作戰、典型宣傳活動化呈現、特色內容品牌化帶動等五個方麵下大功夫,力求營造更加浩大強勁的廣播電視宣傳聲勢。
新聞欄目“差異化構建”。浙江衛視《浙江新聞聯播》、廣播新聞綜合頻道《浙廣早新聞》等窗口型、主打型新聞欄目,在此次迎接黨的十七大宣傳報道中,全力打造“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創造新業績,喜迎黨的十七大”等主題新聞專欄,突出解讀重大政策、傳遞時政信息、引導主流輿論的主陣地功能;《浙江第一線》、《陽光行動》等輿論監督類欄目,重點圍繞“又好又快發展,全麵改善民生”主題,配合我省職能部門“走進矛盾,破解難題”,擔負熱點引導功能;而像《1818黃金眼》、《小強熱線》、《範大姐幫忙》等民生新聞欄目,著力強化排憂解難、服務民生功能。通過功能區分、針對性打造,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側麵,實現迎接黨的十七大主題宣傳報道的“一題多解”、全麵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