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1 / 3)

傍晚的時候,林茜從外麵采訪回來。

七月驕陽似火,林茜一進入華文報業集團的大樓,中央空調的冷氣就撲麵而來。她看到一部電梯正魚貫著進人,連聲喊著稍等稍等,但一電梯的人竟然誰也不願意替她多摁一下,林茜剛剛衝到電梯門口,電梯門就徐徐地合上了。她無奈地苦笑了一下,隻好再等另一部電梯下來。

透過電梯的平麵反光,林茜看到了自己的形象:短袖圓領T恤,淡藍色七分牛仔褲,一雙帆布鞋,斜背著一個卡其色棉布挎包,頭發隨意用發夾綰起來——怎麼看都是新入職場的小菜鳥一枚。

《商務晚報》編輯部大廳位於十九樓,大廳裏是都是劈裏啪啦的敲字聲和同事電話采訪的聲音——一派繁忙的景象。林茜徑直走到靠走道右邊第三格自己的位置上,這裏的幾個格子間是屬於財經新聞編輯部的位置,整個財經新聞部除了林茜外,還有另外五名文字編輯和兩名攝影記者。

林茜把挎包取下來掛到椅背上,這時在隔壁的柳青趴到豎在她們中間的隔板上,笑著問:“這麼熱還出去采訪呀,打電話也可以的!”林茜笑了笑,“跟銀行的宣傳部門還不太熟,去一趟比較好。”整個財經編輯部就柳青跟林茜的關係好些,柳青隻比她早半年到《商務晚報》,年齡和她相仿,性格開朗,在林茜剛來的那段時間給了不少幫助。

坐在林茜對麵的是吳悅,二十五歲左右的年紀,身材高挑,麵容姣好,像極了明星林誌玲,可惜沒有林誌玲的柔美,而是一副拒人千裏之外的表情,平日裏總是獨來獨往。林茜注意過吳悅在部門的評分,隻是剛剛及格。作為記者,工資是跟上稿量掛鉤的:報社有專門的副主編對每人的稿件進行評分,一篇簡訊多少分,一篇通訊多少分,獨家新聞多少分……二十四分是每個月完成的基本量,超過基本分稿費會翻倍,如果連續三個月不及格,就會由記者轉成實習記者,如果還不及格,就會被解聘。每天的財經版麵有限,因此同事之間還是有著無形的競爭。

某次午餐的時候,林茜聽柳青說到吳悅,她以前是《華文都市報》的首席記者,後來因為和部門主任關係不和,所以離開了《華文都市報》,來到不管是從名氣還是銷量上都差許多的《商務晚報》。

坐在吳悅旁邊的是鄭媛媛,她是財經新聞部資格最老的記者,從《商務晚報》創刊就開始做,現在是整個財經新聞部的首席記者。林茜對她始終有著幾分忌憚,雖然不屬於上下級的關係,但她平日裏總會安排林茜幫她做些“小事”——讓她去攝影部拿下圖片,去編輯部取下小樣,打印下資料,發個傳真……柳青說當初她剛來的時候,鄭媛媛也這樣使喚她做事,把她當個“新可”,等林茜弄清楚什麼是“新可”的時候,笑得前仰後合,這“新可”就是“新來的可以被欺負的人”。

林茜作為“新可”來財經新聞部才一個多月,除了鄭媛媛喜歡安排她做些瑣事、吳悅對她冷冷淡淡外,其他的人都還好。除了她們四個女記者,另外的兩名文字記者是蘇澗和荀振東,蘇澗比林茜大三歲,平日裏也跟她和柳青聊天說笑,荀振東是編輯部年紀最大的記者,事實上也隻有三十五歲。做記者其實是個體力活,每天都要東奔西跑地采訪,所以一般做個幾年就會轉到編輯職位。

林茜在電腦上迅速地寫了個簡訊,這時主任陳存格打了個內線,讓她過去一趟。

陳存格示意她坐到辦公桌前的椅子上,然後在一堆用A4紙打印出來的稿子裏找出幾張,“你昨天交上來的稿子我已經看過了,寫得不錯。”

“但是……”陳存格把那幾頁稿子翻了翻,然後遞給林茜。此時,林茜的心裏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這篇通訊稿是她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才趕出來的。

“這個稿子涉及的問題太過敏感了,昨天我跟值班的羅主編商量了一下,這個稿子不能發。”陳存格停頓了一下,解釋說,“裏麵涉及到的工業園項目是政府的一個規劃。”

“但問題是存在的。”林茜還是忍不住小聲地說了一句。

“這個時期的負麵報道我們還是要謹慎處理。”陳存格又補充著說,“羅主編的意思是讓我跟你一起去順城集團,就這個項目再采訪一下,看能不能從其他的角度重新寫一篇新聞稿。”

“其他角度?”林茜不解的問。

“羅主編會跟他們宣傳部門聯係,看能否采訪到董事長本人。到時候我會告訴你怎樣寫稿。”

“那好吧!”林茜心裏有些失望,她知道,既然這是羅主編的意思,她再跟陳主任爭取也是沒有意義的。

林茜起身離開,關上辦公室門的時候,她有些失望地在門口停了一下。

蘇小灣打來電話,林茜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是七點四十了。

“還沒下班?”小灣愉快的聲音從電話裏傳過來——小灣那邊有些吵,她現在應該在一個熱鬧的環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