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好意規勸一次就夠了(1 / 1)

我朋友想賣掉一文件股票,打電話給證券營業員時,營業員聽到他要賣的那一檔,忍不住勸他:“這檔現在還沒有回測跡象,不要賣比較好吧!”朋友也就聽從建議先放著。但是隔天他還是覺得不妥,又打給營業員,結果營業員又說很多客戶都看漲這一檔,賣掉可惜,朋友隻好又掛了電話。到了第三天,朋友看線形不對,馬上打電話過去要求賣掉,營業員還是告訴他:“現在隻是盤整啦,你真的要賣嗎?”聽他一勸再勸,朋友火大了,告訴他:“我說要賣就要賣,又不是玩你的錢,你管我這麼多!”

“光是他在那裏勸來勸去,我就少賺了五萬,氣死我了。”不想也知道,最後這名營業員就被換掉了。

聽朋友說,後來這檔股票一瀉千裏,就不知道這位喜歡勸告客戶不要賣的營業員,會不會被客戶尋仇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秉持一片好心規勸客戶,但是客戶畢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法,你的好意規勸聽在客戶耳裏不見得受用。而且重點是,你的規勸有時候也不是正確的,萬一客戶真的照著你的話做,最後成效不彰或是造成客戶損失,你能補償嗎?而且,你的規勸雖然是出自好意,但說太多隻會讓對方有壓力。我有個朋友每次去市場買東西,攤位老板娘都會跟她說:“小姐,你的眉毛很亂,找時間修一下比較好啦!”本來第一次她聽聽就算了,但每次去每次都被念,久而久之她就不敢再去那個攤子,連經過時都要混在人群裏避開老板娘的目光。

說真的,客戶是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你一再的規勸,隻會讓人覺得厭煩。我建議各位,好心規勸一次就夠了,客戶沒有健忘症,不接納你的建議,就隻有一個原因:他們不需要。

話術黑盒子

怪罪的邏輯

我遇過有人在別人提出規勸或建議時,如果他接受了,情況卻不如預期,他會馬上怪罪提供建議的人,卻不想想自己也有判斷能力,為什麼當下不堅持己見?也有人堅持不接受建議,最後一樣遭受損失,但他們一樣會怪罪提供建議的人,問他們當初為什麼不盡力說服他?

尤其當這些情形發生在銷售行為上時,客戶往往隻會記得是你害他遭受損失,而不會反省自己的決策也有問題,所以當你要對客戶提供建議或規勸時,最好三思而後行,才不會成為“怪罪邏輯”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