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基於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乃至集團的安全利益的捍衛和對外防範意識,普遍對間諜持敵視態度,主觀上很容易對這種“人類古老的職業”賦予“雞鳴狗盜、男盜女娼、卑鄙無恥、陰險狡詐”等貶義。其實,這都是對“間諜”的誤解。
間諜作為一種職業來說,其曆史非常久遠,據可靠的曆史研究表明,間諜是人類一個古老的職業。那麼間諜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樣的呢?
最早的諜報:獲取獵物活動蹤跡的信息
間諜活動究竟起源於何時?學術界一直爭論不斷。
英美一些學者認為:間諜活動從人類社會開始就產生了。如英國學者雷蒙德·帕爾默認為,在家庭及部落生活中“開始進行爭鬥以來,間諜活動一直是攻防的重要武器”。美國學者拉·法拉戈認為:“人類最早使用的武器就是石塊、棒子和情報。”著名的生物學家薩德爾也曾經說:“諜報對於所有最原始的生物來說,都是必要的。當原始動物要獲取獵物時,它們都要判斷來自獵物的信息的真偽,以免陷入獵物的圈套。這種來自獵物的信息就是最早的諜報。”
因為人的體質遠不及豺狼虎豹等動物,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協同作戰。在共同的漁獵勞動中,有些部落成員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勞動實踐,能根據某種跡象判明野獸、魚群出沒及可采集植物分布的規律,於是部落的首領就派他們外出調查可采集植物的分布情況以及了解野獸的出沒情況。正如一些古人類學家對此的描述:“風停了,雪止了,他們就三五成群地到外邊偵察野獸群,追逐野鹿,並且勇敢地跟熊和狼作鬥爭。”在法國舊石器晚期的岩洞壁畫中,還畫有戴著獸麵的獵人,以更有效地“偵察”和“伏擊野獸”。遠古時代的人們常常是通過窺視和跟蹤來獲得獵物活動蹤跡的信息,然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地點進行集體狩獵。這種為了戰勝強大獵物而獲取的關於獵物活動蹤跡的信息,就是最早的諜報。
關於間諜這個名詞,可以有太多的解釋和發揮。大體上來說,間諜是使用各種手段隱瞞身份,從敵對方或競爭對手那裏刺探各種情報或進行破壞活動,以此來使其所效力的一方獲利的職業。當然,遠古時代的人們還沒有成形的理論知識,他們隻是憑著單純的生存目的,進行原始的諜報活動。這種原始的間諜活動不僅是他們的專利,伯勞就有利用虛假的老鷹空襲警報趕走同類,獨霸食物的小聰明;體形小的雄性青蛙往往會發出比大青蛙更低沉的聲音來保護領地;連甲蟲這樣的小東西都有欺詐行為。這是生物進化的需要,是智能的體現。不過,隻有人類將這種爭奪生存空間的本能發揚光大,並延續至今。
從最初的刺探狩獵和采集場所,到盜竊食物和火種,原始時代的間諜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而不斷發展。有了氏族和部落之後,生存空間之爭也就演變為領地之爭,戰爭適時出現了。間諜的作用也隨之大大增強,頭腦再簡單的部落首領也知道,攻打敵人時要先派人去探探路。
中國最早的間諜——伊尹
間諜作為人類一個古老的職業由來已久,在世界上是這樣,在中國亦是這樣。據史料記載,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間諜出現在夏商之際,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曆史。這位中國曆史上出現的最早的間諜叫伊尹,又名伊摯,夏朝有莘國(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莘塚集大集鄉殷廟村)人,出身奴隸,是名廚師,後輔佐商湯起兵伐桀,建立了商朝,成為我國奴隸社會唯一的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
伊尹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黑暗時代。時值夏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夏桀執政,夏桀與商紂王、隋煬帝並稱中國曆史上最殘暴的三個暴君。夏桀整日不理朝政,過著聲色犬馬的荒淫生活。視百姓如草芥,濫用民力,魚肉百姓,使得整個國家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伊尹貌不出眾,身材短小,顯得邋邋遢遢,但是他與古今中外所有的間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足智多謀。伊尹看出夏朝氣數已盡,於是主動申請作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接近商湯,並通過高超的廚藝和對時局的看法得到商湯的重視。商湯和伊尹徹夜長談之後,頓覺相見恨晚,遂任命伊尹為商國宰相,讓他總理朝政,改革時弊。在伊尹的勵精圖治下,商國的力量逐漸壯大,幾乎達到了可以與宗主國夏國分庭抗禮的程度。經過數年的養精蓄銳,商湯覺得攻打夏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召集大臣開會商討如何攻打夏桀。
聰明的伊尹建議商湯在攻打夏國之前,要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所以伊尹請纓前往夏國刺探軍情。於是,商湯就命伊尹獨自前往夏國從事間諜活動,刺探夏國軍情。為了不讓夏桀懷疑,商湯使用了苦肉計,親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叛逃。果不其然,夏桀對於從商國逃來的這位聰明的廚師非常信任。
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憑借精湛的廚藝,伊尹在夏朝宮廷已經混得很熟了。伊尹的間諜活動,還得益於夏桀的寵妾妹喜的幫助。妹喜是作為戰敗國的有施國送給夏桀的禮物。據明代鍾惺的《夏商演義》中說,妹喜是山東有施國的公主,其父母想把她進獻給夏桀來實施複仇計劃。妺喜很有膽識,商國滅夏,她功不可沒。
作為有施國第一美女的妺喜,剛入宮,便得到好色的夏桀的喜愛。夏桀終日與妺喜嬉戲深宮,不理朝政。為了得到妺喜的歡心,夏桀對妺喜言聽計從,於是更加昏亂失道。然而,妺喜知道此時還不是為國報仇的好機會,因為有施國的國力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打敗夏國的地步。
妺喜得知從商國逃來的伊尹和自己有著相同誌向時,便很快與他結成了同盟。伊尹和妺喜密謀要搞垮夏桀的政權,於是進行了嚴格的分工:妺喜主要從事破壞和離間活動,刺探夏的機密,調查中原地形;伊尹的任務則是及時通風報信。一天,妺喜在與伊尹會麵時,向伊尹透露了重大軍事情報。妺喜說:“天子夢西方有日,東方有日,兩日相鬥,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這話乍聽很玄,實則是妺喜向伊尹傳達的暗語情報。其中,兩日代表東方的商和西方的夏,當時夏朝為了抵禦商人可能的進攻,將主要的軍事力量部署在夏朝的東麵;兩日相鬥是指夏商之間的戰爭;“西方日勝”是指如果商從防禦薄弱的西部進攻的話可以取勝,“東方日不勝”則指從東部進攻則會遇到強大的抗擊而不能取勝。於是,伊尹迅速返回商湯,商湯便根據伊尹的情報製定了“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的軍事戰略方針。同時,伊尹積極展開對夏的離間策反活動,成效明顯,如夏太史令終古及費伯昌投奔商,大臣關龍逄被殺等。
正當商國集結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準備大舉進攻時,伊尹卻建議商湯暫時停止向夏桀進攻,看夏桀如何動作,以探測夏桀的實力。夏桀聽到商湯造反的消息後果然非常憤怒,征調九夷的兵力,要來伐商。見此,伊尹勸商湯說:“夏桀還能調動兵力,我們討伐他的時機還未成熟。”於是,商湯又向夏桀進貢。
半年後,夏桀的政權搖搖欲墜,伊尹看到時機成熟,就建議商湯再次停止向夏桀進貢,高舉反桀滅夏的起義大旗。失道寡助的夏桀這一次連一支部落軍隊都調動不了,隻好將京城內的衛士組成臨時軍隊倉促應戰。最後兩軍決戰於鳴條之野,夏桀兵敗身亡,妺喜死於戰亂,夏王朝從此滅亡,諸侯一舉擁戴賢明的商湯為天子,建立商朝。
在商湯滅夏的戰略中,間諜工作地位十分突出。故《孫子兵法·用間》中對此這樣評述:“昔殷之興也,伊尹在夏……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必成大功。” 伊尹在殷商代夏的戰爭中,開創了我國曆史上“上智為間”之先河。
商朝建立以後,商湯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受到百姓的愛戴。商湯逝世後,伊尹輔佐其後代。商湯的孫子太甲暴虐亂德,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宮,親自執政,接受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宮住了3年後,悔過自責,改惡從善,於是伊尹把太甲接出來,還政給他,自己告老還鄉。太甲返位後,發揚商湯的德政,勤儉愛民,諸侯歸附,社會安寧。
伊尹逝世後,帝沃丁(太甲的兒子)以天子之禮葬之。
間諜史處女作——《荷馬史詩》
曆史的車輪剛剛駛進奴隸社會的邊緣,間諜及其活動就被載入史冊,古希臘神話故事裏的“特洛伊木馬”則是西方間諜史的開篇。
據《荷馬史詩》記載,特洛伊城位於愛琴海的東海岸,是當時歐洲大陸最富饒的城市。斯巴達為首的希臘聯盟一直覬覦特洛伊城的富饒,為此希臘聯盟一直在尋找掠奪特洛伊城的借口。
苦心的等待終於迎來了轉機。特洛伊國王普裏阿摩斯的小兒子帕裏斯訪問希臘,帶著希臘著名的美女海倫王後私奔回國。這事給了以斯巴達為首的希臘聯盟一個絕佳機會,希臘人立即組成由阿伽門農率領的遠征軍去攻打特洛伊,但是戰爭打了9年,遠征軍還是沒有攻下特洛伊。第十年,希臘聯軍的將領奧德修斯獻計:製造一匹巨大的木馬,把木馬的腹部掏空,然後把一批精兵埋伏在木馬的腹內,將木馬遺棄在特洛伊城門外,隨後除木馬內的精兵外,其餘全部登上戰船,製造撤兵的假象。希臘聯軍認可了奧德修斯的計策,於是依計行事。
果然,特洛伊人上當受騙,看到希臘聯軍撤兵後,特洛伊人把巨大的木馬當成戰利品高高興興地抬進城去。當晚,正當特洛伊人沉湎於美酒和歌舞之際,藏在木馬腹內的希臘士兵趁機殺出,打開城門,裏應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殺掠和大火將整個城市毀滅,壯麗的城市化為廢墟,男人都被殺盡,婦孺則被擄為奴隸。
這批潛伏在木馬腹內的希臘精兵,就是最早的間諜。由智慧的奧德修斯策劃的木馬計,就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經典的間諜行為之一,體現了古希臘間諜們的偉大勇氣和高超智慧。木馬計作為人類間諜史的處女作,其曆史價值遠遠超越了攻陷特洛伊城本身。它在思想層麵開創了智慧間諜的先河,並從根本上將動物間諜和人類間諜區別開——被動獲取情報升級為主動示假,從此間諜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即人們在憑借身體力量和武器無法戰勝敵人時的智慧延伸。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一部真正的人類間諜史登上了曆史舞台。從此後“當心希臘人造的禮物”這一成語在世界上許多國家流傳,它提醒人們警惕敵人的偽裝欺騙。就連現在電腦病毒中木馬病毒的名字也來源於這個故事,可見其影響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