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都脹紅著眼睛,便給他們的母親辦起了喪事。
我們那邊有一個習俗,說是人死後,三天內其鬼魂會回來取走他們生前所掛念的東西,這裏自然也包括它的親人,所以為了生者的安全,凡是家裏有喪失的人家,前三天都會用一張魚網將院子的後門堵上,至於為什麼要用魚網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鬼怕魚腥味吧。而為什麼要將院子的後門堵上,據說是因為黑白無常帶走活人鬼魂的時候都是從後門離開的,因為後門的陰氣較重,而鬼魂從陰間回來的時候隻認識黑白無常帶他們離開的路,所以他們隻能原路返回,因此隻要用魚網將院子的後門擋住,他們就無法回來,直到第三天淩晨過後便可以將魚網拿掉。
自改革開放後,很多風俗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化,而這種風俗在我們那裏迄今為止仍然被家家戶戶采用,但是它在人們的心裏所存在的意義已經與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它僅僅是因為風俗而存在著,被人們繼續沿用。
在老太太死後,我鄰居家當天便找來了一張魚網,將院子的後門擋了起來。
第一天一切正常,並沒有發生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是到了第二個晚上,一切都變了,發生了一件足以嚇得人魂飛魄散的恐怖事情。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那天晚上我被淒慘的哭聲驚醒了,實在是太恐怖了。也許有人會問人家辦喪事了,太傷心了,半夜起來哭爹媽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是的,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我聽到的哭聲不是活人的哭聲啊,而是老太太的哭聲,你說駭人不駭人,人都死了,難道是夜裏閑的蛋疼爬起來哭活人嗎!
事情是這樣的,第一天晚上是老太太的三兒子與閨女為她守靈,因為他們兩夜間都沒有起來上茅廁的習慣,所以無人動後門的魚網,因此一夜正常。
但是第二天的晚上是大兒子與二兒子為老太太守靈,也許是那天二兒子吃了什麼不幹淨的東西,吃壞了肚子,在夜間上了一次茅廁,農村的茅廁都是在屋子後麵的,因此上茅廁就要走後門,而不巧的是那天二兒子肚子疼的厲害,幾乎快憋不住了,於是他便沒有走大門繞過圍牆去茅廁,而是直接拿掉了魚網,走了後門。
他回來的時候由於天氣太冷,太匆忙,因此忘記了用魚網重新將後門擋住。
回到屋子後他又緊挨著老大合上眼睛繼續夢周公去了。
20年前農村的房子不像現在樓上樓下,而是僅有一層,多數是泥土建的房子,如果能住上瓦房那就算奔小康了。
他們家混的好,住的是瓦房,也是我們莊上唯一一幢瓦房,平頂的,屋內分為三個房間,我們那邊都叫東房,西房,當間(就是中間那間)。
而死人去的人則是放在當間,睡在門板上,我們那還有個習俗,就是人死了屍體不能睡床,否則會有麻煩。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想讓屍體睡床,死人睡過的床誰還敢睡,舊社會人窮,給屍體睡床就是鋪張浪費,就是因為如此,這個不是習俗的習俗,我們那一直沿襲到現在,雖然現在家家奔小康了,但是一旦哪家有人去世了,仍然讓屍體睡門板,真是委屈了死者。
“守靈”顧名思義,就是活人要陪著死人待一個晚上,最好是親兒子,以敬孝道,聽起來還蠻恐怖的。
因此那老大與老二就在當間打了個地鋪,背靠著牆休息著,為什麼要背靠著牆睡覺了,這是因為守靈的人不能睡的太沉,要時刻保持半清醒的狀態,聽著屋內屋外的風吹草動,其實說白了就是怕有阿貓阿狗會跑來打擾死者,為什麼怕阿貓阿狗打擾死者,這個我不用說,大家應該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