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黑暗的時刻,一批飽讀詩書的文人,他們心懷正義,結成了地下組織。他們以筆為刃,大篇幅地書寫了當朝皇帝明顥的過錯。
出兵征伐赫錫國,是為不義。
僅馳援兩萬大軍,不肯從赫錫國撤兵,使得戰火蔓延,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為不仁。
如此不仁不義之人,不配為一朝皇帝。
他們將這些述罪書,分發在陵城內,以及接壤的贇朝都城中,意圖喚醒民眾對皇帝的憤怒,推翻明顥的統治。
地下組織開始行動,他們利用自己的資源,秘密聯絡各地有誌人士,籌集糧草武器,準備發動一場推翻明顥的政變。
他們還在各都城的學堂、廟宇、茶館等地,傳播這份述罪書,呼籲民眾加入他們的行列。
這些述罪書盡數被年峯一派的官員攔截,他們開始大肆抓捕地下組織的成員。
數位諫官在大殿上一跪不起,諫言皇帝從赫錫撤兵馳援陵城,明顥隻是通過恢複了年峯的宰相之位,回應了各位跪地的諫官。
陵城城破,楚原被捕那日,楚暮見趕來找了明朔。
在楚暮見心中,她早已將楚原當作自己的親生父親了,楚原亦將她視如己出,教她飽讀聖賢書,教她為人處世,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深受陵城百姓的愛戴。
她的生父是罪臣,是一個不顧道義、徇私枉法的貪官汙吏。楚暮見的母親身份低微,她隻是一個不受寵的庶女,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她沒有享受過一點生父帶來的溫暖與好處,在生父失勢之時,沒入奴籍,被送入了青樓。
楚暮見跪在明朔麵前,懇請他讓自己去陵城救楚原。
洛懷寧站在一側,想要扶起楚暮見,可她心意已決,說什麼都不肯起來。
明朔無奈道:“暮見,本王懂你此刻的心情,可是你一人之力,怎麼抵得過那萬千兵馬?你去陵城,也不過是羊入虎口。”
楚暮見語氣堅決,“妾身沒有辦法置家父於不顧,但凡有一線生機,我都想試一試。”
洛懷寧心中酸澀,今天這樣的局麵,與她脫不了幹係。她間接造成了那麼多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暮見,早在戎紆國有所動作之前,本王就將消息透露給了楚原,可是他不願離開,他誓死要與陵城的百姓共進退。即便是你去救他,他也不會願意跟你離開的。”
楚暮見失了力氣,她心中的楚原,確是這樣一身文人傲骨。她聲音發顫,“可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我的父親受盡屈辱...”
明朔扶起楚暮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輕舉妄動,戎紆國將楚原押入大牢,是為了鼓舞士氣。短期內,楚原應當是無性命之憂的。”
楚暮見淚眼婆娑,她習武多年,卻連自己的父親都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