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暈倒(1 / 2)

其實在農村的元旦沒有什麼特殊的,最重要的二字唯有“團圓”。

而當“團圓”這個目的達到以後,家裏仍然是正常的做飯、吃飯、休息一類的流程。

不過元旦這天的裴家與以往有些不同,老人們照樣是在張羅著飯菜的,林青溪和裴言手上的事情也不少。

裴家的門口人來人往的,全是林青溪和裴言約的師傅。

昨天林青溪定的椅子全部都搬到了裴家,老人們驚訝之餘選擇看裴言的反應。

客人要送東西,主人是可以推拒的,但過多的推拒就是不給客人的麵子了。

老人們不明白林青溪為什麼對裴言這樣的看重,但他們明白的是,自己孫子那麼苦的時候,都沒有願意接受過別人的資助,而是靠自己打工。

不可能在家裏情況變好的時候,就這麼隨隨便便的收下人家的一堆東西。

老人們都是經曆過好的生活的人,自然能看出來林青溪的生活條件比他們想象的要好很多。

這個年輕人整個人身上都透露著一股貴氣,隻不是在他們的麵前比較和善罷了,可能在大城市裏頭就是什麼樣的大人物。

他們現在是老了,不知道裴言的發展情況,卻又相信著裴言一定有自己的分寸,於是都不再推拒,看裴言張羅,就接受家裏條件的變好。

按理來說,村裏在元旦的時候,大多數工匠都是不幹活的,但是林青溪給的足夠多。

他認為早一天完工,老人們的生活條件就能夠早一天的變好,因此多花點錢根本不算什麼。

屋子裏的有些破損的瓷磚和椅子凳子都很好換,裴言和林青溪幫忙著搬一搬,運一運就能收拾好。

洗手間的改造就相對困難了。

要想給洗手間內安上熱水器,就要先把原來太陽能的東西給拆除掉,包括花灑之類的東西都要重新安裝配用。

這個整個過程是比較麻煩的,一天可能完不了工。

可老人們並不介意這種麻煩,也不介意這種施工帶來的影響。

家裏生活條件能夠變得好一點,大家心裏都很高興的,做飯的間隙都要圍過來看一看進展怎麼樣了。

施工的師傅們一般都互相認識,需要的工程量稍微大點,就會喊個班子過來一起幹。

林青溪和裴言搬完凳子就看著師傅們忙活,師傅們各自忙各自的工作。

元旦這個點,能喊出來的師傅不算很多,林青溪他們也要幫忙照看著點。

“小夥子,我打個釘子,你幫我扶一下行不行?”一個師傅準備往牆上裝熱水器的部分支架,看周圍人都忙著,老人們的身高又不夠,他就和林青溪說了這話。

“好的。”

林青溪站的靠近這個師傅,給他托住了支架的下麵貼緊牆上,師傅則是拿著錘子和釘子站在凳子上,準備把支架上麵的部分釘在牆上。

錘子一下一下有規律的敲在牆上,林青溪的眼神沒有目標的放在牆上放空,突然覺得牆上的瓷磚在晃動。

甚至到了出現模糊幻影的程度。

是因為錘子敲擊的太用力了,所以牆體會晃動嗎?

是不是應該阻止一下師傅呢?

林青溪困惑的想著,但他發現自己突然說不了話了。

不是那種瞬間的失語,而是沒有力氣講話,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的那種。

在眼前變黑的前一秒,林青溪意識到,原來是自己的問題,隨著重力墜落的瞬間,伴隨著一聲聲嘶力竭的“學長!”

再往後的事情,林青溪就沒有意識了。

裴言和另一個師傅一起搬水管,到了家門口就搜尋著林青溪的身影,沒想到就看到了讓他目眥欲裂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