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早熟而聰明的女孩,不,哪怕就是不太早熟也不那麼聰明,在水靈靈的十五歲,她也會似是而非地懂得一點愛情;然後,在聲色俱全的二十五歲,她會較多或較少地得到一些恰如其分的愛情;但在四麵楚歌的三十五歲,她會開始懷疑、厭倦乃至發自內心地憎恨愛情;最後,到了不堪攬鏡的四十五歲,她會漠然地幾乎是若無其事地忘了愛情——前麵的那些年,姚一紅跟很多女人一樣,也是一步步那樣過來的,但是很不幸,在四十五歲這一段兒,她竟然,又,相信,愛情了。
就理智和經驗上言,姚一紅知道這很可笑,簡直丟臉,沒法說出口,更不要說付諸行動。但不行,她現在決心要丟一下這個臉,臉丟了沒關係,不是還有愛嗎,那就行了。
這樁不合時宜的愛情會牽涉的人物至少有三個:一是丈夫王向陽;二是兒子王宣;三是……噓,別嚇著他,他還不知道——正是因為他,四十五歲的姚一紅重新跌入了愛情的深淵,並準備為之粉身碎骨。